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创伤影响的神经逻辑

我们的创伤大脑大体上可以分为脑干、间脑、影响边缘系统和大脑皮质四个区域。经逻辑各区域分别有着自己的创伤主导功能,脑干主要负责呼吸、影响体温、经逻辑心跳、创伤注意觉醒等;间脑主要负责睡眠、影响饮食、经逻辑内分泌调整、创伤神经系统反应等;边缘系统主要负责奖赏、影响记忆、经逻辑情绪等;大脑皮质主要负责创造力、创伤思考、影响语言、经逻辑观念、时间等。

这四个部位通力协助,维护着有机体的健康和延续。这其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有:

1.外界信息并不是跳跃性地直接传到大脑皮质,而是自下而上依次传递,在每一个部位信息都会得到处理引发反应;

2.四个大脑区域中,只有大脑皮质具有时间观念,其它脑区都只能像爬行动物一般活在当下;

3.个体主要神经和机体反应都是由脑干、间脑和边缘系统来控制的。

 

了解了这些基本运行规律后,我们再看看创伤是怎样激活大脑工作的。当个体遭遇了一个重大的创伤事件,四个脑区迅速启动应激反应,并彼此配合加以应对。脑干加速心跳,唤起警觉;间脑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做好战逃准备;边缘系统启动情绪反应,一边搜索可以利用的有效经验,一边助力行为反应;大脑皮质高速运转思考对策或寻求帮助。

 

经过了这么一遭的反应,创伤事件的细节印刻在每一个脑区,形成了经验,为下次应对提供支持。这其中,大脑皮质最为灵活,它很快会意识到创伤事件已经过去了,危险消失。但其它脑区并没有时间观念,当和创伤事件相关的一些相似线索出现后,底层的三个脑区会遵循前例再次启动应对方案,本来当信息传递到大脑皮质后,大脑皮质经过理性分析,可以做出“此危险”非彼危险,然后解除警报并安抚其它脑区,经过几次虚假警报和安抚之后,底层脑区的反应也会逐渐开始平息。但要命的是,一些重大的创伤事件(或者创伤虽然不大但却经常出现长期存在),会使得底层脑区形成剧烈或习惯化的应激反应模式(认为危险就是会不断发生),而个体主要神经和机体反应都是由脑干、间脑和边缘系统等底层脑区来控制,在这样的情况下,大脑皮质的安抚就变得越来越虚弱,神经质特征由此呈现。

 

这就像一个人小时候被恶狗狠狠咬过或者被小狗咬过很多回,即使TA长大后变得很强壮,并手持武器,但当TA面对小狗时,依然会唤起警觉、身体发抖和感到害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