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迎来涨价潮 背后“推手”有哪些
炒股就看,推手权威,中成涨专业,药迎及时,潮背全面,推手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中成涨 来源:中国商报 近期,药迎中成药迎来涨价潮。潮背中国商报记者了解到,推手、中成涨、药迎、潮背等企业均宣布上调部分产品价格。推手此次涨价背后的中成涨“推手”有哪些,产品会否一直涨价受到关注。药迎 中成药价格上涨 直言“该吃还得吃” 据了解,4月1日,广誉远对旗下精品安宫牛黄丸产品执行新价格:安宫牛黄丸(双天然铁盒3g丸×1丸/盒×6盒)5880元/盒;安宫牛黄丸(双天然木盒3g丸×1丸/盒×2盒)3360元/盒;安宫牛黄丸(双天然木盒3g丸×1丸/盒×6盒)10080元/盒。广誉远经销商向中国商报记者表示,此次提价主要是因牛黄、麝香等中药材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所致。同仁堂方面也对记者表示,公司将旗下安宫牛黄丸(3克*丸/盒)的销售价从780元提至860元的原因是天然牛黄和麝香等中药材价格上涨。 除了广誉远、同仁堂之外,因为中药材价格上涨导致产品价格提高的还有九芝堂、云南白药、、。其中,九芝堂将旗下安宫牛黄丸、六味地黄丸、逍遥丸等21个品规中成药供货价或建议零售价上调,调价幅度在6%—30%不等。云南白药的云南白药(散剂)产品的出厂价、太极集团的藿香正气口服液、华润三九旗下安宫牛黄丸出厂价均有所提升。 中成药价格提高会否影响销量?同仁堂大药房的销售人员向中国商报记者介绍,没有产生太大影响,老顾客忠诚度较高,对涨价也表示理解。九芝堂的销售人员则表示,出厂价提升会影响零售价,但门店也会做活动,销量和以往差不多。 还有消费者对记者坦言,自己每年都会为家里老人准备安宫牛黄丸,自己也常备逍遥丸,“虽然价格上涨,但是我们该吃还得吃。” 提价背后的“推手” 不只是上涨的中药材价格 从目前的情况可以看出,中成药价格上涨的一大原因是中药材价格提升。河北省某药企负责人王文(化名)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以安宫牛黄丸为例,因为牛患肝胆结石症的机会很少,所以天然牛黄(牛自然长出的结石)形成率较低。现在天然牛黄采用较为传统的采集方法,即在养牛场收集,这种方式收集到的牛黄数量不确定性很大。他介绍,现在天然牛黄每公斤价格约为50万—60万元。“算下来1克天然牛黄比黄金还贵。” 另外,王文表示,安宫牛黄丸的另一味中药麝香则产生在麝的肚脐眼中,现在通过人工养麝可以获取一定量的麝香,但一只成年的麝每年只能分泌出15—20克的麝香。“这些名贵中药材的产量很少,但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却在不断提升,在中药材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价格也会提升。” 还有部分中药材涨价是由于去年产地产量减少。王文向中国商报记者介绍,中药材种植受天气影响较大,部分中药材种植区域降雨较多导致减产,而市场供应量则随之降低。“像六味地黄丸中的主要成分熟地黄、牡丹皮等,去年产量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少。” 另外,国家对中药材质量要求的提高,也在加大产品成本。安国中药材批发交易市场商户张文海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由于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实施,企业提高了对中药材的质量要求,比如枸杞,很多药企只要每年6月宁夏新摘下来的头茬枸杞,枸杞尾部必须有“白尖”;另如黄芪,药企对于收购的黄芪的农药残留量和重金属含量有严格要求,不符合标准的要全部退货。“以前农户种药材,可以农药除草,现在为了达到标准只能人工除草,这增加了种植成本。” 中药材在加工和储存过程中的成本也在相应上升。有上市中药企业公司质检部人员向中国商报记者介绍,收购来的药材需要层层筛选,经过多重工序才能制作成成品,在这个过程中,人工成本、储存成本、环境保护成本都在上升 。 多项成本提升 中成药价格会一直上涨吗 有相关分析师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近年来,安宫牛黄丸的价格一直处于高位,目前可制作“双天然”(即成分为天然牛黄、天然麝香)的安宫牛黄丸的药企数量有限,该产品由于稀缺性可能导致成本在短时间内很难下降。 医药行业专家李烨则表示,安宫牛黄丸并不是老百姓的常用药。更多老百姓经常使用的中成药在价格上调后会保持稳定。他认为,一方面,很多中药材的价格具有周期性,经过市场消化之后价格会恢复平稳;另一方面,行业内的企业、种植户、经销商会在一定时间后适应行业规定标准,成本再上升的可能性不大。 据了解,相关部门也开始对中成药进行集采,以降低药价。今年1月,由湖北省牵头的19省(区、市)联盟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开标,97家企业、111个产品中选,中选率达62%,中选价格平均降幅为42.27%,最大降幅达82.63%。 据悉,此次集采是全国首次中成药联盟集中采购,共有157家企业、182个产品参与报价,采购规模近100亿元。李烨认为,此次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为未来中成药集采开了个好头,有利于患者吃到优质且性价比高的中成药,也有利于行业规范化、中药材标准化发展。(记者 颉宇星)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追踪】安阳厂房火灾事故已致38死2伤,2个月前厂区曾组织消防检查
- 周末影响市场重要资讯回顾
- 新加坡推出首个全国航空安全计划
- 警示片披露:副区长一副眼镜价值7万元,上班时间到外地看球
- “简约记者会”因“不愉快事件”暂时取消,尹锡悦被批小心眼
- 江苏南京启动建设4家“方舱医院” 承诺对环境无影响
- 专家热议“五种能力” 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正当其时
- 交易系统故障 两券商被责令改正
- 俄油禁令生效前,欧洲大举购买俄罗斯柴油补充库存
- IPO注册制改革见效:新股定价回归理性
- 收费被规范 骨科手术机器人何去何从?
-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准备工作全面启动,争取超80%自贸港政策在封关前实施
- 人民日报:提高夜间消费便利度和活跃度
- 北清环能拟收购地沟油回收企业 标的曾因环保问题被罚
- 三部门发文引导网络直播健康发展
- 推进绿电交易市场机制需\
- 将变成“鬼城”?英国剑桥收车辆拥堵费,学生、市民闹矛盾
- 成都年内首批集中供地落幕 央企国企继续唱主角
- 更多金属“大逼空”要来?LME库存为25年来最低水平
- 经济日报:织密织牢金融安全网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