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今后5年将突破5万亿GDP大关 巩固完善高精尖产业格局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缴翼飞 实习生 战春阳 北京报道
6月27日,北京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开幕,今后精尖北京市委书记蔡奇作报告时表示,突破5年来,关巩固完格局北京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先后跨越两个万亿台阶、善高突破4万亿元,产业今后五年经济发展目标明确,北京北京经济总量将突破5万亿元大关。今后精尖
报告提出,突破未来五年,关巩固完格局北京要巩固完善高精尖产业格局,善高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产业擦亮“北京智造”品牌,北京培育更多独角兽、今后精尖“专精特新”企业。突破同时,北京将再培育几个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万亿级产业集群,将高标准推进“两区”“三平台”建设,打造引领全球数字经济发展高地。
GDP力争5万亿新台阶
报告介绍,过去五年,北京在减量背景下强化创新引领,“五子”联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金融、信息、科技等现代服务业优势更加凸显,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四成。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先后跨越两个万亿台阶、突破4万亿元。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北京GDP从1万亿元(2007年)到2万亿元(2013年)历时6年,从2万亿元到3万亿元(2018年)历时5年,从3万亿元到4万亿元(2021年)仅用3年,北京跨越GDP万亿门槛的速度正在不断加快。
对于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报告提出,经济总量将突破5万亿元大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全员劳动生产率保持全国领先。
其中,报告明确提出,未来五年,“五子”联动成局成势,经济循环更加畅通。以高精尖产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根基巩固壮大,具有首都特点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形成,城乡区域发展更趋均衡。乡村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更大突破,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叶堂林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指出,减量发展于北京而言是挑战,也是深层次的机遇。此前北京持续推动非首都功能疏解,推动腾笼换鸟,发展尤其是高精尖产业,在创新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使得GDP突破4万亿元。但北京的城市体量大、人口多,人均GDP与国际大都市之间仍有较大差距。未来,北京仍需以发展高精尖产业为重点,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通过科技创新弥补发展短板,使得自身产业链迈向中高端环节,掌握国际产业链话语权。
聚焦高精尖产业体系
为完善高精尖产业格局,报告提出,北京将瞄准高端、智能、绿色方向,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擦亮“北京智造”品牌。同时,还将要巩固扩大现代服务业优势,打造“北京服务”新名片。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再培育几个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万亿级产业集群。
去年8月印发的《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要构建“2441”高精尖产业体系,打造高精尖产业2.0升级版,即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医药健康两个国际引领支柱产业(2),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与装备、绿色能源与节能环保四个特色优势产业(4),区块链与先进计算、科技服务、智慧城市、信息内容消费四个特色优势产业(4),以及抢先布局一批未来前沿产业(1)。
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医药健康的“双引擎”带动作用明显。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2020年北京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345.4亿元,同比增长17.9%,2016-2020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3%;2020年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产值1313.9亿元,2016-2020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3%,两大国际引领支柱产业都呈现增长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近日出台的稳经济45条政策措施中,明确提出要开展“高精尖”产业强链补链行动。在补链强链需求迫切、全球产业链体系趋于重构的背景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正在成为北京产业向高精尖方向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截至目前,北京市已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126家、市级“小巨人”1141家、国家级“小巨人”257家,单项冠军38家,隐形冠军20家,整体表现出“高精尖、高研发、高成长”特点,超三成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高于20%,超四成核心技术产品填补国际或国内空白,超五成核心产品属于关键领域补短板。
报告指出,要一头抓能给行业下定义、定标准的头部企业,一头抓大量崭露头角、有活力的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培育更多独角兽、专精特新企业和智能制造标杆工厂。
到“十四五”末,北京将力争实现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0家、市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0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000家。
(责任编辑:百科)
-
近日,的股票策略师发表研报表示,由于美联储持续的加息举措,目前资本成本不再接近于零,美国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已从接近历史最低水平升至6%,为十年来的最高水平。在这样的背景下,包括电动汽车制造商Lor ...[详细]
-
2月20日财经早餐:聚焦普京在俄乌冲突周年纪念日讲话,关注美联储政策会议纪要
汇通财经APP讯——2月20日周一),本周迎来新西兰联储利率决议,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纪要,同时,关注多位美联储官员讲话,寻求美联储政策路径更多信号;另外,G20财长和央行行长将举行会议、欧盟国家举行能 ...[详细]
-
“违规竞赛!”近期,教育部回应了群众反映的“叶圣陶杯”华人青少年作文大赛,引发社会关注。记者调查发现,如今以中小学生和家长为目标的各类违规竞赛依旧不少。不少“大赛”动辄标榜“国家级”,但“交钱就有奖”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保险“金选服务”怎么选?年轻客群不再关注险企知名度,更看重产品性价比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陈植 上海报道保险产品理解门槛高、条款过于复杂、产品同质化过高,一直是民众选择保险产品的三大痛点。这催生近年互联网保险代理平台纷纷推出“金选服务”,即借助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产品 ...[详细]
-
桃李面包“面里藏刀”上热搜,“面包第一股”如何“桃李”天下?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野马财经 登陆资本市场第8年,“面包第一股”还能真香吗?登陆资本市场第8年,“面包第一股”603866.SH)摊上事了。2月19日,一则“ ...[详细]
-
嘀嗒出行重启IPO:蔚来资本IDG崇德资本高瓴京东是重要股东
雷递网 雷建平 2月20日在国家支持平台经济、鼓励民营经济的政策陆续出台,港股市场持续回暖,IPO融资活动复苏之际,不少企业酝酿IPO。嘀嗒出行也于2023年2月20日提交赴港IPO申请,重启IPO进 ...[详细]
-
德勤:2022年新能源行业投资并购金额为3399.4亿元 同比增长47.9%
德勤推出报告《2022年新能源行业投资并购交易分析》,报告提到,2022年新能源行业投资并购已披露交易金额合计约人民币3399.4亿元,较去年同期涨幅达47.9%,交易量达519笔,较去年同期涨幅达1 ...[详细]
-
本报记者 马宇薇 见习记者 刘钊截至8月30日,钢铁行业52家上市公司2022年半年报披露完毕。受新冠疫情防控和钢铁市场严峻形势的双重压力,钢铁行业进入弱周期,呈现成本高企、需求减弱、盈利下滑态势,国 ...[详细]
-
重庆银保监局:鼓励金融机构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方式盘活存量信贷资源
财联社2月20日电,重庆银保监局、市金融监管局、市商务委联合印发《金融支持消费恢复助力扩大内需若干措施》,从推动消费供给提质、促进消费需求释放、支持消费市场纾困、完善消费促进机制等四个方面入手,推出十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