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持续优化楼市限购政策 凭半年工作证明即可在岛外购房
本报记者 刘颂辉 上海报道 近日,厦门续优全国楼市热点城市厦门市陆续传来楼市政策放宽的市持市限消息。 5月24日,化楼厦门市12345便民服务平台一位工作人员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购政工作购房厦门市户籍的策凭二孩及以上家庭可以购买第3套住房,外地户籍居民在岛外购房只需提供半年工作证明等。半年目前,证明在岛内购房除需要半年工作证明外,岛外还需要满足全日制本科学历的厦门续优要求。 “政策从5月21日开始执行,市持市限直接下发的化楼通知,暂时没有书面文件。购政工作购房”上述工作人员介绍,策凭符合条件的半年市民,带着相关资料即可到厦门市各大楼盘购房。证明 据了解,厦门市曾与合肥市、苏州市和南京市并称为“楼市四小龙”,曾出台过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为火热的楼市戴上“紧箍”。不过,今年4月中旬以来,厦门市开始优化调整限购政策,放宽了人才购房的要求。 在业内人士看来,与之前的政策相比,厦门市此次楼市政策进一步降低了销售端的购房资质门槛,扩大了购房群体的范围。 买房限制减少 据相关媒体报道,目前,持有厦门市户籍证明的二孩及以上家庭,可以在全市范围内购买第3套(面积180平方米以下)住房,孩子中必须有一个是未成年人。 非厦门市户籍的购房者需要提供半年就业证明,即可在岛外购买1套房,相关证明包括医保、社保、和公积金等其中之一的缴纳证明。在岛内购房,则需要全日制本科学历和半年就业证明。 对此,厦门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房地产市场管理处一名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上述消息属实,满足条件的可以到售楼处或者房产交易窗口咨询,“他们应该已经收到了这方面的信息。” 厦门12345便民服务平台上述工作人员也表示,上述政策是近几天才通知的,没有详细的文件,直接在各售楼处执行。 克而瑞厦门机构分析称,厦门市楼市新政的重点在于支持多孩家庭购房,而“本市户籍家庭可以购买第3套住房”的重点在于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所以细则才是此次新政的“重点之重点”。 “关于岛外购房半年工作证明的门槛,首次得到了官方确认。不过,当前岛外市场普遍平淡,以刚需客户购房为主,所以整体影响不大。”克而瑞厦门机构分析表示。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2年4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价格变动情况显示,4月份,厦门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跌0.5%,同比上涨1%;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0.2%,涨幅全国第11,同比持平。 厦门房地产联合网数据中心监测数据显示,当月,厦门市住宅供应6.8万平方米,成交14.9万平方米,成交均价35726元/平方米。 在全国楼市下行的背景下,厦门市也不例外。克而瑞数据显示,今年1~4月,厦门市住宅供应35.1万平方米,成交5510套,成交面积55.86万平方米,同比下跌56%;销售金额203.57亿元,成交均价36440元/平方米,同比下跌5.1%。 克而瑞分析表示,传统的“金三银四”效应,在厦门市也未见反映。“虽然目前二手房放贷速度已普遍提速到一个月内,甚至最快一周内放款,但由于一、二手房市场环境整体乏力,二手房客户量增长缓慢,活跃度明显偏低。” 放款速度加快 中原地产厦门研究院研究总监郭丽贞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厦门市楼市整体表现远不如去年同期。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反复,经济承压,客户购买力也受到了一定影响,现阶段对购房者来说,影响更大的主要是信贷政策。 值得一提的是,5月20日,央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5年期 LPR下调至4.45%;而1年期的LPR仍为3.7%。这是自今年1月20日后,5年期以上LPR再次下调,此前为4.6%。 据测算,本次LPR下调后,无论是购买首套房还是二套房,以100万元30年等额本息还款为例,购房者的月供大约可以少还89元。 据厦门市本地媒体《海西晨报》报道,厦门市多家商业银行已开始执行首套房贷利率下调20个基点政策,首套房房贷利率降为4.55%,二套房房贷利率则为5.25%。与此同时,房贷的放款速度比去年明显加快,最快只需一个星期左右。 “此次政策实际上相当于未来各地利率最低可以做到4.4%,这个利率是非常优惠的,但实际操作如何还要看各地银行的规定。不过,从当前对于新市民购房贷款政策进一步放松的角度出发,未来新市民或可以拿到这些超低利率的贷款,这体现了政策对于新市民购房方面的支持和保障。”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 严跃进认为,厦门市降低了多孩家庭以及人才的购房门槛,客观上说明当前热点二线城市政策继续调整的导向。另外,在厦门市近几年的限购政策中,对于户型的认定设定为180平方米以下,对其他城市来说也有启发作用。 “因为从改善型购房需求的角度来看,一些城市划定为144平方米的做法可能不太合适,类似三孩家庭购房方面,除了增加购房套数外,户型方面也可以适当放松,或者可以调整为普通住宅,以此进一步降低三孩家庭的购房成本。”严跃进进一步表示。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代糖失速、无糖崛起,元气森林差了一口气
- “雷曼时刻”来临?
- 印媒:印度决定取消48架俄直升机购买计划,网友猜受到“美国压力”
- 北京:抓紧出台数字经济条例,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
- 眼科上市公司竞逐千亿市场蛋糕 屈光不正手术独挑业绩大梁
- 粮农组织非洲区域会议闭幕 重点围绕《2022-2031年战略框架》开展讨论
- 哈尔滨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原副董事长孙飞霞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 神思电子控股权拟转让 济南国资筹划入主
- 湖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大林被开除党籍
- 医院信息科干部“捞金”被判刑!一手卖“统方”,一手做“药代”
- 吉林长春:4月底前优先推动第一批128个重点项目开复工
- 突发!普京发出警告,什么情况?印度狂买原油、煤炭,美国急了?英国又出手,冻结俄富豪800亿资产
- 中国平安独家承保央视卡塔尔报道团 打造体育产业保障体系
- 美天然气期价创出近14年新高 专家称短期仍将易涨难跌
- 互联网大厂裁员,背后什么风向?
- 万绿丛中一点红!31只基金净值创历史新高,秘笈是啥?重仓两大板块,看好这些方向
- 河南安阳厂房火灾已扑灭
- 一汽在长春的5个主机厂全部复工!
- 浙江余姚临山镇一企业发生化学气体泄漏造成3人死亡
- 2805家银行网点关停 不差钱的银行为何也瘦身?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