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美国人加不起油,都怪普京!
来源:国际金融报 高企的拜登不起能源价格导致通胀数据居高不下,并把经济加速推向衰退,美国这是人加美、德以及更多国家共同面临的油都困境。 “从今天的怪普通胀数据中可以看到,3月份70%的拜登不起物价上涨源于普京导致的汽油涨价,我们需要保持紧迫感以应对这一挑战。美国” 当地时间4月12日,人加美国总统拜登在爱荷华州出席帮助国民降低能源成本的油都活动时这样说。这已经是怪普他连续第二个月将美国的高通胀归咎于俄乌冲突造成的汽油价格上涨。 当天,拜登不起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美国数据显示,美国3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增涨8.5%,人加创1981年以来最高水平,油都环比上涨1.2%,怪普为2005年以来最大涨幅。这引发了人们的担忧,即如果美联储更积极地提高利率以抑制通胀,这可能会引发经济衰退。 另一边,德国当天公布了经济景气指数,ZEW经济研究中心对350名分析师及机构投资者调查显示,德国经济景气指数从3月份的-39.3降至-41.0,高出路透社预期值-48.0,创下了2020年3月疫情暴发以来的最低水平。 能源价格高企是导火索 美国3月CPI通胀环比上涨1.2%,高于上月0.8%的增幅,最大原因是能源价格大幅上涨。 数据显示,受俄乌事件影响,3月能源价格环比上升11%,同比增速高达32%。其中,燃油价格环比上涨22%,汽油环比上涨18.3%。 当地时间4月12日,拜登发表讲话称,为了帮助应对俄乌冲突导致的价格上涨,已经授权在未来6个月内每天从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中释放100万桶石油。30多个国家同意再向市场释放6000万桶(石油),这是历史上最大的集体储备释放,能够确保油价下降。 事实上,高企的能源价格不仅对美国民生造成影响,同时打乱了已经饱受疫情困扰的供应链,以工业为主导的德国经济就因此面临着相当大的障碍。 3月,德国通胀率升至7.3%,创下了自1990年两德统一以来的新高。数据显示,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德国商品的总价格上涨了12.3%。其中能源产品的涨幅尤为明显,同比上涨39.5%。 德国3月商业景气指数也急转直下,从2月的98.5下滑至90.8。企业担心能源价格上涨、司机短缺和供应链混乱将带来较大影响。 上月末,德国经济顾问委员会将2022年德国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1.8%,并警告俄乌冲突可能导致“严重”的衰退。 英国智库机构经济和商业研究中心(CEBR)4月11日发布报告称,对俄制裁推高能源价格,英国面临着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生活水平下降的最大风险。 CEBR专家称,英国汽油、柴油等燃料价格持续上涨,电费上调和通货膨胀导致生活成本不断提高,英国居民2022年实际可支配收入将比去年下降3%。分析师预测,到2022年底,英国的失业率将上升到4.6%。 各大央行加快紧缩进程 面临当前严峻的通胀形势,周一,长期偏“鸽派”的芝加哥联储主席埃文斯表示,美联储5月加息50个基点值得考虑,可能性很高。 美联储理事、副主席提名人布雷纳德当地时间12日表示,美联储今年将“迅速”将利率提高到既不会刺激经济也不会放缓经济增长的水平。有关缩减资产负债表的决定最早可能在5月作出,并可能在6月正式启动这一进程。 里士满联储主席巴尔金也于当日称,美联储应迅速加息至借贷成本不再能刺激经济的水平,若高通胀持续,则应进一步加息。 景顺亚太区(日本除外)全球市场策略师赵耀庭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在高通胀的情况下,确实需要提升政策利率,但是如果收紧得太快,而且还从市场抽走流动性的话可能就会结束这个商业周期,从而导致经济的衰退。所以美联储也处在一个非常艰难的境地,嘴上说得比较强硬,但实际在行动上还是偏“鸽派”一些,为了抑制通胀需要这么做,与此同时要避免对经济增长带来伤害。 除了美联储,近期,多家央行表现出更加“鹰派”的态度。 上周,澳大利亚央行放弃了此前在评估当前形势时要保持耐心的承诺,外界普遍认为这是一个信号,表明10多年来首次加息的大门现在已经打开。 4月13日,新西兰联储意外加息50个基点至1.5%,此前市场预期加息25个基点。 经济学家普遍预计加拿大央行将在4月13日的议息会议上宣布今年的第二次加息,而且将是20年来最大的一次加息即0.5%,以应对通胀率上升。 欧央行本周四将公布利率决议,此前,其对通胀的乐观情绪遭到不少批评。有“欧元之父”之称的奥特马尔•伊辛(Otmar Issing)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欧央行“活在幻想中”,对通胀失控的危险轻描淡写。欧央行的刺激措施已经持续了太久,鉴于经济增长和通胀出现反弹,同时失业率降至创纪录低点,这种做法“很难持续”。 欧央行的一些官员在上月的会议上主张,应尽早结束债券购买,为今年夏天加息做好准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乘联会:上周乘用车市场零售36.7万辆 同比增长8%环比增长32%
- 股指期货涨跌不一 IM主力合约涨0.2%
- 多头力量主导股指期货升水 量化中性策略配置价值凸显
- 中国海外发展2月合约物业销售额约274.24亿元 同比上升153%
- 10月以来最高涨幅超40% 多只医药基金业绩亮眼
- 2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0.1% 有望继续保持稳步回升
- 抱恒大大腿抱到哭!卖陶瓷的新明珠身背29亿应收款闯关A股
- 生猪养殖小周期再启动 扭亏节点预计在三四月份
- 刘强东发布京东全员信:为提高基层员工福利待遇 京东副总监级别以上降薪10%到20%
- 东方投行,官宣解散!
- 苹果拒绝翻车!iPhone 15 Pro独享A17大曝光:3nm增强工艺 性能重大改进
- 三大游资合买4个亿 小鳄鱼半个月2次扫货 20CM的汤姆猫还能继续新高吗?
- 辽宁辽阳原副市长马立阳、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原总经理周涛等4人被提起公诉
- 近五年累计研发投入达1.23万亿元 沪市央企以科技创新助推高质量发展
- 有色股午盘集体走高 中国宏桥及紫金矿业均涨超6%
- 硅片价格维稳 TCL中环股价攀至半年来新高
- 5G有没有用?三大运营商5G用户数汇总 电信咋这么多
- 用Find N2 Flip 开启OPPO欧洲市场的新赛事
- 早盘:美债收益率走低 美股继续上扬
- 后达利欧时代的改革?桥水推出防御性策略应对熊市到来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