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福挥刀,比亚迪不赚钱
炒股就看,王传权威,福挥专业,刀比及时,亚迪全面,不赚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王传
德林社 文 | 刘振涛
19年前,福挥王传福大笔一挥,刀比2.7亿收购西安秦川汽车77%股份,亚迪完成了自己造车的不赚梦想。而资本市场却不看好,王传一个造电池的福挥企业,凭什么造车?刀比
2天之内,在港股的亚迪股票大跌,市值蒸发了27亿港元,不赚而那个时候,比亚迪刚刚在港股上市1年左右,市值也就几十亿港元而已。
对于收购秦川汽车,王传福表示,是为5至10年后的盈利做准备。收购完秦川汽车的2年后,比亚迪的F3量产,一炮而红,比亚迪在燃油车领域收获了很多辉煌,公司的股价和盈利也蹭蹭上涨。
19年后,2022年4月3日,王传福又一挥,不是收购谁,而是挥刀砍掉比亚迪的燃油车,成了全球第一家正式宣布停产燃油车车企。
早在2007年,比亚迪汽车F6下线,坪山基地落成,王传福曾一改往日的低调,放话说:“比亚迪要在2025年成为世界第一的汽车企业。”
怎么实现第一呢?,王传福曾解释:“2020年是电动车的天下,电动车的技术核心是电池,而比亚迪的核心技术就是电池技术。”
比亚迪砍掉燃油车,似有一种王传福要兑现当初喊出目标的感觉。不过,挥刀砍掉燃油车背后,不仅仅是勇气和底气,还有更多的无奈。
挥刀的底气:电池与能力
王传福挥刀的勇气和底气来源于比亚迪在电池技术以及在新能源电池动力汽车领域深耕许久,长久以来积累了不少技术经验和成果。
1995年比亚迪成立的时候,主要从事镍镉和镍氢电池的开发和生产。2002年,比亚迪在香港成功上市,上市仅一年后,比亚迪就成为了全球第二大充电电池厂商,在全部“三电”技术领域(锂离子电池、镍镉和镍氢电池)独占鳌头。当时的摩托罗拉、诺基亚等手机巨头都是比亚迪的客户。
由于本身是从电池行业起家,在比亚迪进军汽车领域后,就凭借电池技术搞新能源电池动力汽车。
2006年,比亚迪研制成功第一款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 “F3e 电动车”;2008年,比亚迪又研发了首款混合动力车“ F3DM” 。不过,F3DM上市后,仅卖出了48辆,加上研发费,让比亚迪亏10几亿元。
面对惨淡的销量,王传福依旧不改变自己的判断。在他看来,虽然F3DM赔了,但研发资金换来了600多项专利技术。
后来,比亚迪不断改进混合技术。经过不断改进,2021年1月比亚迪推出了全新混动方案——DM-i超级混动平台。
据相关车媒报道,DM-i创造性地改变了传统混动技术主要依赖发动机、以油为主的设计架构,其主要依靠大功率高效电机进行驱动,配以大容量动力电池供能,发动机只是起辅助作用。2021年,比亚迪搭载DM-i的三款车型全年销量就达18万。
此外,比亚迪还有其自发研制的刀片电池,并且还在IGBT芯片等新能源车产业链上进行布局。如今,比亚迪手握9000多个专利,是全球唯一一家可以自研电池跟电机的新能源汽车厂商。
近年来,我汽车市场需求十分旺盛,产销屡创新高。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 354.5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52.1万辆,全拓数据预计,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突破600万辆,相比2021年销量几近翻倍。
一手掌握核心技术,面对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巨量增长空间,可以说王传福挥刀砍掉比亚迪燃油车,有底气。
不过,王传福挥刀燃油车的虽有底气,但背后也是比亚迪发展的无奈。
挥刀的无奈:燃油车卖不动、不赚钱
王传福挥刀砍掉比亚迪燃油车的无奈有两点:一是比亚迪的燃油车不好卖了,市场上对于比亚迪燃油车的说法也成了比亚迪只会造车,不会卖车。
2017年之前,比亚迪的汽车业务中,燃油车一直是比亚迪的第一大收入,新能源电动汽车是第二,而2017年之后,第一和第二发生了转变,新能源电动汽车变成了比亚迪的第一增长曲线,燃油车成了第二增长曲线,并且销量负增长。
根据比亚迪的年报数据,2017年,比亚迪的燃油车销量为24.5万辆,新能源车销量为11.3万辆。而2021年,比亚迪的燃油车销量下滑至13.63万辆,与2017年相比,5年时间降幅达44.37%;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达60.38万辆,与2017年相比,5年时间增幅达434%。
比亚迪卖的最好的燃油车是初代F3,曾一年卖出了11.1万辆。之后,比亚迪又相继发布了多款燃油车。
比如,2018年,比亚迪连推唐二代燃油版和秦燃油版两款新车,但销量都很惨淡。2019年,比亚迪又推出燃油车宋Pro,2020年销量曾超过10万辆。
比亚迪似乎看到燃油车曙光,又马不停蹄发布了宋plus燃油版。然而没能激起水花,市场表现平平,2021年宋PLUS燃油版销量为3.9万辆。不仅销量一般,价格也卖不出去。
据经济日报报道,宋PLUS DM—i的指导价为15.28万元至20.28万元,而燃油版宋PLUS的指导价仅为11.58万元至14.38万元。
一边是燃油车卖不动,一边是新能源车大销,这种矛盾下,2022年3月比亚迪停止生产燃油车。
更重要的是,比亚迪曾预计要在2022年实现销量150万辆的目标,而这个目标一定是要依靠新能源车来完成,砍掉燃油车后,就可以专注生产和销售新能源车了,才能更好完成目标。
王传福无奈的第二点是:比亚迪卖了很多的车,却赚很少的钱,盈利能力不足。
2021年,比亚迪全年卖了73万辆车,同比增长75.4%,高光的销量背后,比亚迪不赚钱。2021年,比亚迪全年的净利润为30.45亿元。而国内的同行对比来看,吉利汽车2021年赚了47.2亿元;赚了67.26亿元;赚了35.52亿元。从比亚迪、吉利、长城、长安对比来看,比亚迪赚的最少。
再来看一组数据,2016年-2021年,比亚迪的营业收入从1034.7亿元涨至2161.42亿元,而净利润从50.52亿元降至30.45亿元,并且2017、2018、2019、2021四年时间里,比亚迪的净利润都是负增长。
2021年,比亚迪的营业收入为2161.42亿元,净利润仅为30.45亿元。营收与净利之间的差距太大了。此外,2021年,比亚迪新能源补贴给了58.67亿元。在非经常损益项目中,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22.63亿元。也就是说,除掉政府补助的钱外,比亚迪2021年的实际净利润仅可能为7.82亿元,都不足10亿。
2000多亿的营业收入,对应着实际不足10亿的利润,很让人质疑比亚迪的盈利能力。比亚迪需要改善自己的盈利能力。
比亚迪的新能源车与燃油车相比,新能源车的售价要高于燃油车,并且燃油车的销量情况对于比亚迪来说,成了包袱,砍掉燃油车,可以节省成本,专注新能源,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渗透,和销量上升,方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盈利能力。
不过目前来看,all in新能源赛道的比亚迪并不意味着没有挑战。新能源赛道拥挤,一方面比亚迪需要在拥挤的新能源赛道上从激烈的竞争中突围,另一方面则是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缺芯”缺料带来的供应链保障压力等。
王传福突然地砍掉比亚迪的燃油车,或许有些激进。因为,步子太大,易扯裆。砍掉燃油车的比亚迪能否取得更好的发展,还有待时间考验!
参考文献:
《比亚迪抛弃燃油车,难跟低利润说再见》——豹变
(责任编辑:探索)
-
又见千万级罚单!掩盖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指标虚假,渝农商行被罚1285万元
又见千万级银行罚单。11月21日,重庆银保监局公开信息显示,重庆农商行因审查审批不尽职,超需求发放流动资金贷款形成风险;掩盖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指标虚假,贷款减值准备不足等9项违法违规被罚1285万元 ...[详细]
-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预计后期煤炭供需总体相对平衡,煤炭市场价格或将高位波动
10月31日,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发布最新报告指出:9月份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延续恢复增长态势,生产需求持续改善,季节性用煤需求有所回落,煤炭需求环比下降、同比增长,经济基本面对煤炭消费拉动力度相对稳健。各 ...[详细]
-
新华社北京10月31日电记者叶昊鸣)记者31日从交通运输部获悉,全国已有3974个高速公路服务区建成充电桩16721个。在当日举行的交通运输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副局长顾志峰表示,目前, ...[详细]
-
新华社东京10月31日电记者钟雅)日本经济产业省10月31日公布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日本9月工矿业生产在此前连续3个月环比上升后转而下降。数据显示,日本9月工矿业生产指数环比下降1.6%至98.6。全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11月22日消息,有七大利好可能影响明日股市,具体为::子公司中标整县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企业开发主体项目拓日新能002218)11月22日晚间公 ...[详细]
-
08319)公布,估计该集团于截至2022年9月30 日止六个月的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同比增长约120%。公告称,溢利增加主要由于以下原因︰于2023财政年度中期已获取及取得政府补贴约470万港元; ...[详细]
-
转自:新京报评论已经实现了能源自主的美国,却激励正为能源供应苦恼的欧洲年轻人到处搞破坏,难免让人猜测其动机。▲当地时间2022年10月14日,英国国家美术馆内,两名环保组织“停止石油”抗议者向梵高18 ...[详细]
-
盖世汽车讯 10月31日,广汽、广汽集团和Stellantis的股东已批准一项决议,同意广汽菲克在亏损的情况下申请破产。Stellantis已在其2022年上半年的财务业绩中对其在广汽菲克的投资和其他 ...[详细]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骆轶琪 广州报道在外部环境持续波动下,今年手机厂商普遍承压。几乎没有预留喘息余地,行业就转瞬从元器件紧俏转换成需求不济带来的库存积压。有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一些厂商 ...[详细]
-
转自:工人日报近日,人社部发布2022年三季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主要进展情况。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13.65亿人,电子社保卡领用超过6.4亿人,应用范围持续拓展。截至9月底,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