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500人群里的“晒单”:神秘大户一次抛售9000张可转债,日亏7.7万元
来源:华夏时报 记者 麻晓超 陈锋 北京报道 “哇塞,晒单大神,个人这是群里谁的账户?”8月19日下午股市收盘后,一个有着500多人的户次可转债投资交流群里,网友2这样追问着刚刚在群里晒了图的抛售网友1。 晒在群里的张可转债图,是日亏一个投资账户的收益明细表,户主的晒单债券型资产仓位约3000万元,当日亏损约7.7万元。个人被追问图片来源的群里网友1讳莫如深,表示不是户次自己的,但紧接着又低调地“炫耀”自己知道这个账户今天卖出了近150万元的抛售可转债,最后还晒了相关标的张可转债的成交明细表。 这一番操作,日亏让当时群内上演的晒单投资“比惨”秀达到了高潮:在网友1发言前,网友6抱怨“满仓亏损躺平中”,网友5吐槽“今天亏了1.78万元”,网友4不服气地回应“人家有300万元仓位,一下亏了10万元”…… 本周一,可转债市场成交额创下了新规实施以来的单日新低,周四与周五,中证转债指数出现了连续两日大幅回调。一些此前长期在可转债领域纵横的炒作者、套利散户等萌生退意。 神秘大户抛售可转债 8月19日,中证转债指数延续前一日的低迷,小幅低开后持续下挫,10点50分左右跌幅扩大至1.06%,此后开始反弹震荡,最终报收于425点,跌幅0.61%,全天成交额623.58亿元。跌幅与成交额,与前一日相比,相差无几。 《华夏时报》记者加入的几个数百人的可转债投资交流群里,连日来,很多套利散户在群内实时“汇报”着自己的亏损额度,这与可转债市场炒作成风、个债泡沫做大时期的光景,形成了很强的反差。 前述上演“比惨”秀的500多人大群,日常在线人数近400人,群内十分活跃,有大量散户在其中,还有一些疑似游资、券商营业部的人员,他们有时聊着致富闲天,有时分享着选债技法,有时讨论着某只个债的基本面。 网友1晒出的投资账户的收益明细表显示,这位神秘大户账户总资产约3161万元,其中约6万元是现金,约100万元是股票资产,剩余约3000万元是债券资产;债券资产的“今日收益”约为-7.7万元,股票资产“今日收益”约1.2万元。 对于户主是谁的疑问,网友1称不是自己的,网友2追问图片来源,网友1没有回应,讳莫如深地说道:真大佬都是做债券,炒股的很少,搞固收类的基金经理收入很高……这位大佬买的基本都是115元以下的可转债。 “这是大佬8月19日交易可转债的操作。”似乎是为了取信质疑的群友,网友1随后又在群内晒了声称是该神秘账户的标的成交明细表。该表显示,账户当日卖出了8700张和374张,成交额约150万元。 针对户主的身份,一位百万元仓位的老股民向记者分析,理论上讲,是基金经理个人账户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从业人员交易证券是违规的,从资产配置比重上看,账户的风险偏好较低,更像是一个偏债混合基金的产品账户,即代客理财的资管账户。当然也有可能是牛散或游资,但他们会配置那么大比重的低风险资产吗? 其实对于群内的套利散户来说,户主的真实身份,甚至账户截图的真实性可能并不重要。他们愿意相信,或者说在群里上演“比惨”秀的原因在于,在可转债市场成交额萎缩、一些个债去泡沫、指数大幅回调的背景下,就连一些大户都会碰到收益大幅回撤的情况,更何况是他们自己,而这符合了他们萌生退意的心态。 可转债准入门槛 今年实施的新规,也在引导非专业投资者远离可转债市场的炒作。新规实施前,无论是一级市场打新,还是二级市场的交易,可转债市场对投资者来说可谓无门槛。 直到6月17日,沪深交易所发布了《关于可转换公司债券适当性管理相关事项的通知》,对新入市投资者增设了“2年交易经验+10万元资产量”的准入要求(存量投资者可继续参与不受新规影响)。 渴望杀入市场套利的“小白”由此被挡在了可转债门外。 但仍有一些“小白”不死心,希望可以绕过这个门槛。8月19日,一位接近某券商营业部的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透露,上述新规刚开始执行那几天,听说有人能操作开户,绕过“2年交易经验+10万元资产量”这个门槛,但现在不知道还有没有可能。 另一位券商营业部人士则向记者表示,这个门槛恐怕在哪家券商那里都绕不过,毕竟是交易所的规定,券商再怎么着也要遵守底线。 券商遵守底线下,会不会有中介做灰色生意,通过资金过桥的方式,帮助投资者绕开“10万元资产量”的门槛,从中收取费用赚钱? 记者在一个可转债交流群内联系到了一位宣称提供“可转债开户”服务的人士。 但后经详细了解,他也只能介绍有需求的人士到某个券商去开一个交易可转债时佣金较低的户,而开了户的投资者能否交易可转债,还是要看其自己是否满足了“2年交易经验+10万元资产量”的要求。 深圳一家私募的基金经理向记者表示,新规设置这个门槛,就是要保护不专业的散户投资者,同时遏制市场泡沫、炒作,让可转债交易回归理性。 “准入门槛主要是对个人投资者等一些游资形成了限制,所以我们预计未来可转债账户新增数量会有一定放缓。”固守团队分析师贾清琳8月5日在一份研报中表示。 贾清琳称,当前可转债市场整体投资者参与数量与资金量都较为充足,且此次适当性管理办法不涉及存量可转债账户,所以预计短期内市场整体交易情绪可能会有所走弱,但不会受到明显影响。 成交额萎缩之后 可转债市场在去年上演了一波快速的估值抬升,中证转债指数从去年初的370点一路涨至去年底的430点;同期,一批可转债主题的公募基金产品大放异彩,最终拿到了百分之三四十的年收益。 进入2022年,中证转债指数回落震荡,但市场成交却一度大增,去年日成交额破千亿元的次数寥寥无几,今年从4月中旬到7月底大部分时间日成交额都在千亿元以上,6月8日更是突破2000亿元,炒作程度可见一斑。 监管最终再次出手,8月1日,交易所实施了新的交易细则,对于上市首日可转债设置涨幅上限为57.3%,跌幅下限为43.3%;给非上市首日的可转债设置20%的涨跌幅限制。 最近一周,可转债市场成交额萎缩明显,日均在600亿元左右。 对此,华商基金固定收益部副总经理、华商转债精选债券基金经理张永志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虽然目前可转债市场成交量有所萎缩,但是这些主要是前期部分炒作的小盘转债缩量导致的,所以对于大部分可转债的交易影响不大。 贾清琳也称,2019年以来截至2022年8月3日,可转债全市场收盘价涨跌幅数据在20%以上或20%以下的占比仅为0.162%,主要集中于低评级、小规模转债等易被炒作的个券。总体看,引入涨跌幅限制对转债市场整体影响不大,但妖债爆炒的现象将大幅减少。 不过,成交萎缩的同时,中证转债指数近期表现却依然较好,本周四、周五两个交易日大幅回撤后,最终收于425点,这较年初的高点仅低了10几个点。 对此,张永志解释道,从权益市场看,近期以中证1000和国证2000为代表的中小盘成长股表现强势,这也带动了可转债中相关标的表现强势,同时因为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比较充裕,所以以转股溢价率等指标为代表的可转债市场估值水平也水涨船高,这两个因素共同作用,所以转债指数表现较好。 对于后市走向,8月15日,固定收益分析师尹睿哲、李玲在一份《估值新高之后》的研报中称,根据历史经验,可转债估值在处于历史极端位置之后,总会由于债市或股市的回调引发调整。而当前债市由于经济复苏一次次不达预期,“资产荒”的局面仍未得到根本性改善;股市在4月底的反弹后呈现结构性行情,小盘成长股仍然好于大盘价值。因此对可转债来说,短期估值高位维持的概率更高,且不排除进一步冲向历史新高的可能性;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可转债近期成交明显走弱、换手率已经不到7%,需要警惕后市可能发生的量价齐跌。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推动“保交楼”工作加快落实!央行、银保监会再发声,全国性商业银行要发挥“头雁”作用
- 中产网红新宠,迟早炖了
- 券商、基金稳健薪酬 不能粗暴解读为“限薪”
- 2022年美国500强中最赚钱的50家公司:苹果蝉联榜首
- 交行上半年业绩喜人:建设数字化新交行 保持先发优势
- 建业集团转让文旅王牌项目 河南国资接手两家公司股权
- 欧洲银行股走高,桑坦德银行(SAN.N)涨超4%
- 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原党委副书记、副行长段会全接受审查调查
- 麦卡锡“上岗”前对华秀强硬,声称将成立“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
- “神算子”来了!数据中心算力规模达到500P,武汉欲打造“中部算力之城”
- ETF基金热潮“消退”,超百只ETF沦为迷你基金
- 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发生3.0级地震 震源深度8千米
- 牛新春:美“带枪传教”又一个失败案例
-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支持中国加入CPTPP
- 第四届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拟于8月在海南海口举办
- 仅11.4元:惊动银行!这是知名经济学家林采宜一个月的消费账单?
- 泓德基金王克玉:着眼长期,布局优质标的
- 上海市市监局已查处各类价格违法案件千余件,16件移交公安
- 安徽:发展量子测量为核心的计量技术,探索现代先进测量体系
- 春播粮食已完成意向面积85%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