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带财险二季度综合成本率增至112%,风险综合评级遭下调
澎湃新闻记者 胡志挺 综合成本率、史带综合赔付率大增,财险成本风险综合评级遭下调……近期因接连撤销四家分公司而备受关注的季度级遭史带财险披露了今年二季偿付能力报告。 7月26日,综合至风史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史带财险)披露的率增2022年第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险综下调史带财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7.16亿元,合评净利润0.22亿元。史带这两项数据均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财险成本其中净利润更是季度级遭大幅增长,去年同期仅为223.7万元。综合至风今年二季度,率增史带财险保险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2.42亿元、险综下调560.6万元。合评 根据银保监会要求,史带保险业自编报2022年第1季度偿付能力季度报告起全面实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Ⅱ)(下称规则Ⅱ),这也意味着各家险企披露的偿付能力报告内容也更加详细。 史带财险披露显示,截至二季度末,该公司综合成本率由一季度末的98.22%增至112.25%。对于保险公司而言,综合成本率超过100%,也就意味着承保亏损。细分来看,史带财险二季度综合费用率较一季度末的41.71%微升至二季度末41.76%,综合赔付率增长较快,由一季度末的56.51%增至二季度末的70.49%。 就整年度而言,史带财险今年累计的综合成本率为103.73%,综合费用率、综合赔付率分别为41.73%、62%。 值得注意的是,史带财险在上海银保监局2022年第一季度风险综合评级的结果由之前的A降为BB。澎湃新闻注意到,自2018年二季度至2021年四季度,史带财险风险综合评级均为A。 规则Ⅱ将保险公司的评价类别分为ABCD四类,同时又将AB两类加以细化。其中,银保监会将B类公司根据风险由小到大进一步细分为BBB类公司、BB类公司、B类公司。史带财险此次则直接降到BB类。 史带财险在偿付能力报告中表示,该公司将对照风险综合评级Ⅱ期工程的变化及评估要求,指定了整改计划,联合各相关部门对照不足,不断完善风险管理,提高防范风险能力。 2022年二季度,史带财险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56.25%,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37.90%,分别较一季度上升了9.5个百分点和8.1个百分点。 作为一家主动放弃车险的财产险公司,史带财险近段时间因多家省市分公司撤销而受到各方关注。今年4月,银保监会批复同意撤销史带财险苏州分公司。6月,银保监会又批复同意史带财险撤销福建分公司、宁波分公司和安徽分公司。 不同于其他外资险企,史带财险似乎不在意分支机构的扩张。今年4月,史带财险董事长董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史带中国走的是轻资产的发展路线,公司并没有盲目地追求分支机构扩张,而是和国内保险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借助国内保险公司分支机构、销售人员等下沉优势,发挥史带在产品设计、风险识别等方面的特长,强强联合,共谋发展。” 该公司今年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该公司二季度签单保费为8128.26万元,前五大险种分别为责任保险、意外伤害保险、货运险、企业财产保险和工程险。而在渠道商,史带财险的直销渠道近乎可以忽略不计,经济渠道为主要渠道,其次为代理渠道。从这一渠道方面或能说明,史带财险为何选择撤销一些分公司。 史带财险的前身为大众保险,1995年成立于上海,注册资本为14.325亿元,主要经营各类财产保险业务、再保险业务和资金运用业务。经过多轮股权变更,目前,史带财险的股东为:史带补偿及责任保险公司持股79.22%、史带保险和再保险公司持股20%、上海锦江国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0.78%。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星巴克回应“1分钱抢券不兑换”:错误激活内部测试链接
- 京东云发布云电脑,保障业务弹性开展还可实现精细化运营
- 张红宇:全球粮食危机,人口大国如何应对?
- 户外挖野菜时,因气溶胶传播被感染!该地紧急提醒
- 解码上市险企半年报:非车业务欲站“C位”? 这些宝藏险种仍待二次“掘金”
- 普京:基辅已脱离此前共识,俄乌谈判陷入僵局
- 商务部:全力以赴做好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工作
- 广东:新增病例传播链条比较清晰 疫情形势整体可控
- 意大利350亿欧元预算法案:提高赤字率和暴利税率筹措资金
- 方证视点:外在扰动大盘难平静 珍惜3200点之下机会
- 日本一旅馆宣布停止接纳俄与白俄罗斯来客,被指涉嫌违法后撤回并道歉
- 雾芯科技盘前涨近10%,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电子烟》强制性国家标准
- 银保监会:精准把握新市民需求 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 品牌授权成瘾,娃哈哈又出事?小蓝罐遭经销商倒戈,刚毕业大学生20万打水漂
- 执业*ST跨境2020年年报审计项目存三大问题 中喜会计师事务所及两名CPA收警示函
- 中国石油流通协会举办石油市场发展论坛暨蓝皮书发布会
- 科华数据拟发可转债募资14.92亿 布局三大板块近5年投12.26亿研发
- 国家卫健委:以快制快尽快阻断社会面传播
- 疫情期收入下滑,房贷还款吃紧咋办?律师:不可自行断供!
- 泰格医药:公允价值变动“黑匣子”虚实难辨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