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等国干预汇市力度加大,中国缘何“独善其身”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陈植 上海报道
在不断加码干预汇市力度后,独善其身越来越多国家骤然发现自身外汇储备正以惊人速度“缩水”。日韩
数据显示,等国9月韩国外汇储备较8月环比减少197亿美元,干预至4168亿美元,汇市创下过去14年以来的力度最大单月降幅。
9月日本外汇储备较8月环比减少约540亿美元,中国至1.238万亿美元,缘何创下有记录以来的独善其身最大单月降幅。
此外,日韩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等国外汇储备在9月降至202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泰国外汇储备则降至过去5年以来的干预最低值。
“这背后,汇市除了美元大幅升值导致外汇储备非美资金兑换成美元后的力度金额大幅降低,持续干预汇市也成为这些国家外汇储备快速下降的中国主要原因。”一位华尔街对冲基金经理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说。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9月美元指数迭创新高,越来越多国家的干预汇市力度骤然升级。比如9月底日本动用约206亿美元外汇储备干预汇市稳定日元汇率,捷克自2月以来持续干预汇市,令外汇储备跌幅达到约19%。
但是,如此大手笔的汇市干预力度,似乎没能取得理想成效。
“只要美联储持续大幅加息令美元指数迭创新高,非美货币仍将被动快速下跌,令众多国家干预汇市举措无功而返。”他告诉记者,更糟糕的是,随着外汇储备被快速消耗,越来越多投机资本更有底气沽空外汇收支状况不断恶化的非美货币。
此前,渣打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亚洲新兴市场(不包括中国)的一项衡量外汇储备充足程度的指标(即一个国家可以用其持有的外汇储备支付多少月的进口额)已降至约7个月,创下2008年次贷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凸显亚洲新兴市场国家外汇储备正日益吃紧。
“随着9月更多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继续动用大量外汇储备干预汇市,这个数值可能变得更差。”一位欧洲大型资管机构驻亚太地区首席代表向记者指出。这将刺激投机资本借助美联储持续大幅加息75个基点的东风,不断加码沽空亚洲新兴市场货币。
在他看来,要妥善解决非美货币大幅贬值窘境,一个可行的办法是多国联合干预汇市压低美元,其威慑力将远远高于单个国家干预汇市。但问题是美国是否愿意默许美元贬值。若美联储持续加息75个基点导致非美货币利差劣势进一步扩大,多国联合干预汇市也可能“收效甚微”。
多国外汇储备用于干预汇市
记者获悉,随着9月多国外汇储备环比大幅下降,市场开始密切关注这些国家到底动用多大规模外汇储备干预汇市。
通联数据Datayes显示,今年以来,全球外汇储备降幅达到约1万亿美元(跌幅约7.8%),至12万亿美元,创下2003年以来的最大降幅。
渣打银行外汇研究全球主管史蒂文·英格兰德估计,今年以来逾5000亿美元外汇储备跌幅是由于资产估值变化所致。随着欧元、日元等主要货币兑美元汇率纷纷跌至过去20年以来最低值,导致外汇储备非美货币资产兑换成美元后的金额大幅下降。除此之外,越来越多国家仍在持续消耗外汇储备以稳定本国货币汇率。
以印度为例,今年以来印度外汇储备下跌约960亿美元,至5380亿美元。印度央行表示,4月以来,资产估值变化造成外汇储备下降约640亿美元。
“这意味着在扣除外贸逆差与资本流出等因素(导致外汇储备减少)之外,印度今年以来至少动用逾百亿美元干预汇市稳定卢比汇率。”一位外汇经纪商向记者分析说。尽管此举令印度卢比兑美元汇率年内跌幅仅有9%,远远低于日元欧元等跌幅,但由于9月美元指数迭创新高,印度卢比兑美元汇率仍创下历史低点。
在他看来,捷克等国家动用外汇储备干预汇市的力度不低于印度与日本,因为他们因干预汇市导致外汇储备规模年内跌幅超过15%。
但是,此举收效不大——随着美联储持续大幅加息令美元指数迭创新高,这些国家干预汇市举措只能短暂缓解本国汇率跌幅,却无法扭转本国货币汇率跌势。
更糟糕的是,这些国家持续干预汇市的负面效应正日益凸显。
首席经济学家邵宇此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轮美元强势升值将贯穿整个美联储加息周期,导致很多国家干预汇市举措只能“无功而返”。
记者多方了解到,随着持续干预汇市未能取得预期的稳汇率效果,越来越多国家不再一味消耗外汇储备,而是更关注外汇储备能否支撑逾6个月的进口金额支出。因为这些国家意识到,若外汇储备持续吃紧,投机资本反而将更有底气掀起更大规模的货币沽空潮。
默克投资集团首席投资官阿克塞尔·默克表示,随着很多国家外汇储备规模快速下跌,某些危险信号将以更快速度出现。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避免被投机资本狙击,越来越多国家仍在筹集更多美元头寸,随时干预汇市遏制本国货币沽空潮起。
美联储数据显示,截至10月5日的过去一周,全球央行总计抛售约290亿美元美国国债,令过去四周的抛售额高达810亿美元,创下2020年3月以来最大月度抛售规模。
Wrightson ICAP经济学家Lou Crandall指出,这更像是某种预防性措施,以此应对美联储11月持续大幅加息75个基点所带来的更大规模非美货币贬值压力。
中国外汇储备平稳波动
在9月众多国家外汇储备环比大降之际,中国外汇储备则持续平稳波动。
10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底,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0290亿美元,较8月末下降259亿美元,小幅下降约0.85%。
“这背后,是中国外贸延续高景气度与外商直接投资金额稳健增长,令跨境资本流动整体平稳且外汇供应关系相对平衡,加之人民币汇率年内跌幅远远低于日元欧元英镑等主要非美货币,令中国相关部门无需动用外汇储备干预汇市。”上述欧洲大型资管机构驻亚太地区首席代表向记者透露。何况相比动用外汇储备直接干预汇市,中国相关部门拥有更丰富的政策工具稳汇率。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王春英表示,9月国内跨境资金流动总体平稳,境内外汇供求延续基本平衡。但受主要国家货币及财政政策、宏观经济数据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进一步上涨,全球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当月外汇储备规模小幅下降。
首席经济学家温彬也认为,当前影响中国外汇储备波动的主要因素仍是汇率波动与资产价格变化。
“不过,相比其他国家外汇储备环比大幅下降,只要中国外汇储备稳稳守住3万亿美元整数关口上方,就足以对投机资本构成极大的威慑力,迫使他们将主要沽空资金转向经济基本面相对低迷的其他非美货币,而不是人民币。”上述欧洲大型资管机构驻亚太地区首席代表告诉记者。目前众多海外对冲基金也意识到,由于中国外贸延续高景气度且境内金融市场云集数千亿美元存款,中国相关部门可以及时吸收部分美元充实外汇储备,对投机资本持续构成极高的威慑力。
通联数据Datayes显示,受美元指数回落与相关部门采取稳汇率举措等因素的影响,9月28日以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回升约1400个基点,回升幅度超过1.9%,略高于美元指数同期跌幅1.7%,表明在中国外汇储备持续平稳波动等因素的影响下,越来越多海外对冲基金等投资机构认为未来人民币汇率将保持宽幅双向波动态势。
王春英指出,当前外部形势更趋复杂严峻,全球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但中国经济总体延续恢复态势,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总体稳定。
(作者:陈植 编辑:包芳鸣)
(责任编辑:综合)
-
探索财富管理银行新路径,锚定三大北极星指标!光大银行制造业贷款占比近20%,不良率仅1.24%
来源:行长要览“ 付万军提出,要推动三大业务板块转变经营理念和方式,从做指标转向做经营,锚定零售、公司和金融市场三大块会的北极星指标。”越是艰难的环境,越是能体现一家银行的经营能力与责任担当。2022 ...[详细]
-
证监会原主席尚福林:增强资本市场财富效应 引导上市公司通过现金分红等方式增强对投资者的回报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张琼斯)资本市场如何更好支持科技创新?证监会原主席尚福林11月22日在2022清华大学全球证券论坛上提出了三点建议。具体而言,一是不断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增强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编辑/牙韩翔11月21日,有小红书平台用户发出了香港铜锣湾世贸中心Maners coffee咖啡围挡的照片。根据该用户贴出的照片,该店处于装修状态,围挡上写着“Maners coffee origin ...[详细]
-
新款三星Galaxy A14 5G现身跑分网站:搭载天玑700芯片
三星正在准备一款 Galaxy A14 5G 智能手机。这款型号为 SM-A146B 的设备出现在 Geekbench 跑分网站上,配备了未公布的 Exynos 芯片,但一份新的清单显示,该机型还将获 ...[详细]
-
转自:贝壳财经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张晓翀)11月21日至23日,2022论坛年会在北京举办。行长刘金在议题为“RCEP开年:开启亚洲合作新进程”的论坛上表示,RCEP成员国是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重要参与 ...[详细]
-
观察者网讯)据英媒《每日邮报》当地时间11月21日报道,在20日晚的卡塔尔世界杯开幕式上,国际足联FIFA)主席詹尼·因凡蒂诺和沙特王储本∙萨勒曼MBS)谈笑风生,这一幕引发巨大争议。众多媒体和球迷的 ...[详细]
-
新浪科技讯 11月22日下午消息,快手今日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该公司第三季度营收231.3亿元,同比增长12.9%,预估225.6亿元;净亏损27.1亿元,预估亏损37.3亿元。调整 ...[详细]
-
科技企业对外宣传的时候,总有点儿想当老师的意思。比如华为有点像语文老师,喜欢教授传统文化,瑞兽‘麒麟’,‘鸿蒙’伊始,‘河图’洛书。苹果则是生物老师转岗地理老师,教大家认清楚了猎豹、美洲豹、黑豹和雪豹 ...[详细]
-
2022论坛年会于11月21日至23日在金融街举行,中国党委委员、副行长张毅在“金融精准服务新市民,奋进共同富裕新征程”论坛上表示,强化资金支持,让新市民在城镇安居有后盾。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有房才有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