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加大应对疫情冲击缓解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堵、断问题,积极推动加入CPTPP和DEPA进程
每经记者 张怀水 北京报道
5月20日,业链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新闻发布会,链堵介绍“打通内外贸,构建双循环”有关情况。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在发布会上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商务部门扎实推进稳外贸,促进贸易创新发展,外贸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2021年,我国货物贸易总额达到6.05万亿美元,服务贸易突破8000亿美元,较2012年分别增长56%和70%。
“我国贸易结构持续优化,2021年,新兴市场、中西部地区、民营企业、一般贸易方式在出口中的占比,分别比2012年提高6.2、5.9、20.1、12.7个百分点。”盛秋平说。
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副会长霍建国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近10年来,中国外贸主要的变化体现在结构的变化上,比如服务贸易的占比逐步提升、高端制造出口的比重逐步提升等。
“另一方面就是贸易多元化取得了显著成绩,与更多国家、国际组织建立了贸易往来,并且在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霍建国说。
5月9日,在江苏省连云港,货轮满载集装箱驶离泊位 图片来源:新华社(王春摄)高附加值产品逐步成为外贸新增长点
盛秋平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贸易高质量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为国民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复苏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是贸易大国地位不断巩固。盛秋平表示,我国从2013年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2020年货物与服务贸易总额又跃居全球第一。去年,以美元计,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0%,跨越了5万亿、6万亿两个台阶,创了历史新高,出口的国际市场份额达到了15.1%。
其次,贸易结构不断优化。盛秋平指出,中西部地区进出口占比显著提高,民营企业带动作用更加突出,汽车、船舶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逐步成为新的增长点,汽车出口额比2012年增长150%。
三是贸易创新发展成效显著。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层出涌现,跨境电商综试区已经扩展到132个,区内企业建设海外仓超过2000个,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也扩展到了31个。
四是市场多元化取得积极成效。积极拓展亚洲、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贸易伙伴不断增多,市场布局日益优化,与2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9个自贸协定,与自贸伙伴贸易额占比达到35%。
此外,外贸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复苏贡献突出。盛秋平表示,外贸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带动就业1.8亿人。去年,货物与服务进出口拉动GDP增长1.7个百分点,对GDP增长贡献率达到了20.9%。我国进口对全球进口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13.4%,有力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复苏。
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在发布会上表示,十年来,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主要体现在量质齐升和结构优化上面。
2021年,我国出口21.73万亿元,其中包括手机、电脑、集成电路等在内的机电产品占了12.83万亿元,接近60%,而包括服装、鞋帽及箱包玩具等在内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只有3.94万亿元,占18.1%。
“由此可见,我国出口主导产业由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反映了出口产品的质量、档次和附加值不断提高。”王令浚说。
积极推动加入CPTPP和DEPA进程
近十年来,中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逐步稳固。但受疫情影响,近期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外贸形势严峻。如何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呢?
盛秋平对此表示,首先是提升外贸质量效益。持续推进优进优出,大力发展高技术、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贸易,推动劳动密集型产品高端化、精细化发展。支持品牌产品出口,增加能源资源产品、优质进口,培育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
其次,支持外贸创新发展。要积极支持跨境电商、海外仓、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外综服等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大力发展数字贸易,提升贸易数字化水平,加快贸易全链条数字化赋能;建立绿色低碳贸易标准和认证体系,培育绿色低碳贸易主体,加快推动绿色贸易的发展。
三是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盛秋平强调,要完善内外贸一体化的调控体系,促进法律法规、监管体制、质量标准等相互衔接,培育内外贸一体化的平台,支持发展同线、同标、同质产品,推动外贸企业多渠道拓展内销市场。
四是全力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疫情对全球供应链的冲击仍然继续,商务部门将加大力度应对,努力缓解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堵、断等问题,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五是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要办好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等重大经贸展会,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的改革,用好RCEP自贸协定,积极推动加入CPTPP和DEPA进程,深度参与绿色低碳、数字经济等国际合作。”盛秋平说。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数字贸易成为外贸新增长点。
去年,商务部发布的《中国数字贸易发展报告2020》预计,到2025年,我国可数字化的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将超过4000亿美元。
报告显示,“十三五”时期,我国数字贸易规模快速扩大,占服务贸易比重也在稳步提升。按照联合国贸发会议的测度口径,我国数字贸易额从2015年的2000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2947.6亿美元,增长47.4%,占服务贸易的比重从30.6%增长到44.52%,数字贸易发展基础更加坚实。
(责任编辑:热点)
-
来源:国际金融报11月22日,京东集团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刘强东发布全员信,决定自2023年1月1日起,京东集团副总监以上以及相对应的P/T序列以上全部高级管理人员,现金薪酬全部降低10%-20%不等,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关于对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查,我会发现你公司存在以下行为:一是未完成香港控股平台的设立。二是返程参 ...[详细]
-
新京报讯 6月11日,发布公告,拟以自有资金2.15亿元收购元金健康持有的胡庆余堂5.8824%股权。经评估,截至2021年12月31日,胡庆余堂的股东全部权益价值按市场法评估后的评估值为36.89亿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面世”,众多金融机构摩拳擦掌构建科创金融创新模式
为了更好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与科创企业稳健成长,相关部门再放“大招”。11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与外汇局关于印发《上海市、南京市、杭州 ...[详细]
-
来源:中国经济网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13日讯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近日公布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表甬银处罚字〔2022〕3-6号),宁波北仑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仑农商银行”)存在未按照规定履行客户 ...[详细]
-
新东方靠双语直播带货“翻红”,有内涵的直播能打开一片新天地吗?
转型直播带货之后,新东方迎来“翻红”。6月13日,新东方港股盘中涨约15%,报14.7港元/股。自进入六月以来,新东方已连续多日上涨,累积涨幅超过180%。股价大涨的背后是“新东方式直播带货”的出圈。 ...[详细]
-
加外长批评本国官员参加俄使馆活动,网民:请把精力放在加公民身上
【环球网报道】据路透社报道,加拿大外长乔利当地时间12日在推特上发帖称,加官员参加在俄罗斯驻加拿大使馆举行的“俄罗斯日”庆祝活动“不可接受”。对于乔利的这一“批评”,一些外国网民不认同。他们认为,加拿 ...[详细]
-
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以金融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
每经记者 刘嘉魁 每经实习编辑 马子卿 11月22日,2022中国资本创新成都)峰会在天府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启幕。本届峰会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承办,以“凝聚资本力量 助力创新创 ...[详细]
-
来源:上海证券报记者 黄蕾 韩宋辉上海证券报记者独家获悉,6月13日上午11点,人保寿险召开相关系统会议,人保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罗熹到会讲话。会上宣布了人保寿险相关人事调整的消息:人保集团党委委员、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