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知网之“网”
作者:沈宁 知网被整治罚款的网消息一出,迅速刷屏,打破迎来八方点赞,知网其涉嫌垄断的网纷争也终告一段落。 长期以来,打破知网采取的知网独家合作及不公平高价收费等行为日益引发用户不满,近两年更是网达到顶峰:2021年12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赵德馨起诉知网,打破称其擅自收录自己的知网100多篇论文,未向其支付稿费,网自己下载自己的打破论文却还要付费。事件爆出后,知网立马引发一场关于“知网是网否涉嫌垄断”的大讨论。同期,打破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郭兵副教授起诉知网,知网称其拒绝向个人用户提供查重服务,构成滥用市场支配地位;2022年4月,媒体报道称中科院因近千万的续订费用不堪重负,停用中国知网,进一步引发舆论热潮…… 此前,知网虽屡遭质疑甚至起诉,但习惯性回避问题。赵德馨胜诉后,知网随即下架了他所有的论文,但某种程度上,这也是知网利用自身的传播与影响力,欲将其在学术界除名;郭兵起诉知网后,知网发布公告称“开放对个人用户提供查重服务”,换来当事人的撤诉,但在该案中,最引发社会公众不满的不公平高价、限定交易仍被知网搁置一边,不予处理。 知网的傲慢可见一斑。缘何如此? 知网创建于1999年。作为重点信息化建设项目,它一出生就含着金汤匙,一路高歌猛进,建成号称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数字图书馆。公开数据显示,它目前在国内高校、科研机构等的市场占有率高达99%。 这种“一家独大”的局面,自然滋生了其盛气凌人的傲慢姿态,运行轨道也渐渐偏航:通过签订独家合作协议等方式,锁定学术资源,限制了期刊和高校自由选择学术传播渠道,阻碍学术资源自由传播和共享;为牟取垄断利益,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以不公平高价销售数据库服务,将学术价值较高的期刊拆分进行单独销售,变相提高整体销售价格;实施独家合作和不公平高价行为,阻碍潜在竞争者进入市场,抑制了创和发展活力…… 久而久之,用户怨气重重,作为“搬运工”的平台方知网却赚得盆满钵满。一方面高额收费,另一方面,被知网收录的作者,却鲜有人收到相关报酬。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羊毛薅了一撮又一撮,全收入自己囊中。难怪有人说,知网早就被“网”住了,背离了当初知识共享及增值的公益化的初衷。 学术文献网络数据库的服务,本应促进知识传播,推动创新发展。知网的垄断,损害了学术界的生态环境,妨碍学术自由,阻断知识创新。它坑的不仅是学术人,还有整个社会风气和创新的土壤,更是对市场良性竞争的破坏。很显然,这一次知网躲不过了。处罚公布后,知网立即表态认罚,并表示彻底整改。 时至今日,随着反垄断处罚落地,知网“一家独大”的局面将被打破,学术文献网络数据库服务市场有望迎来公平、公开、有序竞争。在竞争中,作者的知识产权会得到更多尊重,进而推动行业良性创新发展。说到底,处罚不是目的,最终还是为了规范经营行为。只有公平竞争,才是根治垄断的良药。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日本制钢公司又曝丑闻!深陷数据造假风波!造假行为至少可追溯到1998年…
- 中证协摸底券商研报业务 关注分析师构成等事项
- 前沿技术亮相世界制造业大会 长三角产业企业协力迈向智造
- 建设银行拟出资设立300亿住房租赁基金,投资房企存量资产改造为租赁住房
- 大族激光激进分拆术:一场大规模为管理层造富的阳谋
- 宠物主人面临高昂饲养成本,澳大利亚宠物收容所“宠”满为患
- 兼顾降本与保供 车企纷纷涉足动力电池业务
- 门票被炒至460万元!费德勒谢幕战即将上演
- 黎智英等6名苹果日报前高层承认:串谋勾结外国势力
- 房企资金榜|华侨城归母净利润降93% 债务压力仍大
- 探月!阿联酋11月将发射月球车 明年登月
- 二次上市后 腾讯音乐下一站
- 公募基金卖出压力减轻 债市赎回冲击波或接近尾声
- 基金经理变更愈加频繁 业绩规模影响几何?
- 多家银行积极布局个人养老金业务 专家:未来需在提升服务质量方面发力
- 美联储FOMC声明及主席鲍威尔新闻发布会要点总结
- 国家卫健委:发热门诊应设尽设、应开尽开是非常重要的
- “一身债”新华联又增9亿新债务,控股股东刚进破产重整
- “及时雨”继续下!国务院连派三批特殊工作组
- 践行全球发展倡议 推动农业普惠创新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