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因素不断积累 今年居民贷款有望逐步回暖
◎记者 张琼斯
2022年,积极积累今年居民“企业较强、因素有望居民较弱”的不断信贷格局几乎贯穿全年。2023年,贷款来自政策与市场、逐步供给端与需求端的回暖积极因素正在积累,有望逐步推动居民部门贷款回暖,积极积累今年居民同时企业部门贷款或继续走强。因素有望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不断与2022年相比,贷款2023年居民部门贷款将呈现明显的逐步反转和恢复。尤其是回暖二季度后,随着各项政策落地及居民预期改善,积极积累今年居民个人消费类贷款和按揭贷款增速都会有较为明显的因素有望修复,将对经济稳增长形成积极支撑。不断
居民短期贷款有望较快回暖
人民银行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住户贷款增加3.83万亿元,较2021全年增量缩水约4万亿元。其中,以个人消费类贷款为代表的新增居民短期贷款同比少增0.76万亿元;以按揭贷款为代表的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3.33万亿元。
2022年居民部门贷款增长乏力,与居民收入及收入预期下滑、房地产市场表现欠佳等因素密切相关。
从人民银行每季度发布的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来看,2022年四季度,收入感受指数与收入信心指数同比降低6.1个和5.6个百分点。
“受疫情影响,居民收入和收入预期较弱,支出意愿转弱,对消费信贷的需求减少。”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认为,2022年人民币存款高增也是一个佐证。
2022年全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6.26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其中,住户存款增加了17.84万亿元,同比多增近8万亿元。
2023年,加大投放个人消费类贷款的政策利好已经明确。银保监会2022年底召开的党委(扩大)会议提出,金融政策要“把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具体举措包括:优化消费金融产品服务,鼓励新能源汽车、绿色家电等大宗商品消费,促进居住消费提升,为新型消费和服务消费提供信贷支持和保险保障;丰富金融产品供给,多渠道增加居民安全稳定的财产性收入,改善居民家庭资产负债表等。
“将当期总收入最大可能地转化为消费和投资,是经济快速恢复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金融服务大有可为。”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近期表示。
一些市场机构正在抢抓机遇。称,预计2023年消费金融贷款的拓展将是该行“重头戏”。一家股份行旗下个人贷款产品利率可打6.6折,折后年利率可低至3.7%。当前,多家银行的个人消费类贷款利率已经下行至较低水平。
研究所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认为,随着生产经营活动恢复,尤其是线下消费复苏,消费类贷款的信用扩张将提速。如果有进一步的政策刺激,比如支持汽车和家电等产业链较长的行业,或者发放消费券、消费补贴,将使消费类贷款恢复速度更快。
消费类贷款何时回暖?曾刚表示,这取决于居民信贷需求的恢复程度。短期来看,消费场景的恢复相对较快,可能形成一些信贷需求的反弹和回升;中长期来看,居民收入预期的改善更为关键,这有待于就业状况和收入水平的充分改善,预计将发生在2023年下半年。
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则预计,2023年二三季度居民部门贷款将修复回暖。
居民中长期贷款修复有待楼市恢复
2022年,按揭贷款“缩水”主要受到居民收入及房地产市场等影响。特别是部分房企出现资金链问题,影响了购房者对房地产市场的信心和预期,导致按揭贷款需求下降。
近期,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的一系列政策出炉,向市场释放积极信号。1月5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宣布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和同比连续3个月均下降的城市,可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
“实际上,这是引导按揭贷款利率下行。”曾刚认为,这一方面可降低新的购房人成本,促进住房销售;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降低居民部门的利息负担。房地产需求端的改善,将有助于按揭贷款增长,只是这一过程相较于消费反弹的耗时更长。
“需求端的政策还须发力。”曾刚表示,“因城施策”对各地限购政策进行调整,以及“因城施策”的利率政策调整都很重要。在供给端政策方面,预计“保交楼”将得到有效落实,可以推动项目顺利完成并进入销售环节,有效稳定房地产市场预期。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为引导房地产行业尽快实现“软着陆”,政策面或将引导5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调。这是推动楼市企稳回暖,带动居民中长期贷款修复的关键,最快或在1月落地。
就2023年企业部门贷款走势,王一峰认为,未来一段时期,稳定基建投资仍是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抓手,因此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速能维持相当的强度。
政策面上,人民银行、银保监会1月10日联合召开的主要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明确,主要银行要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适度靠前发力,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精准有力支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做好对基建投资、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制造业、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服务。
前插行后插行删除复制剪切
(责任编辑:百科)
-
奇妙的达美乐披萨|达势股份IPO:持续亏损,但加速扩张,自营配送成本压力大,加盟商巨亏,总店“肥吃肥喝”
奇妙的达美乐披萨:中国加盟商赚上市价值,美国总店收现金价值来源:阿尔法工场研究院导语:本质上为达美乐中国加盟商的达势股份,2019年到2021年期间,公司净亏损分别为1.82亿元、2.74亿元、4.7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应建立“超期服役”家电淘汰机制
中新社北京3月9日电 记者 李晓喻)全国人大代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在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建议,建立“超期服役”家电的淘汰机制,规范二手家电流通市场。董明珠表示,淘汰“超期服役”家电,一方面是为了杜 ...[详细]
-
来源:柒财经想向贷款平台借钱,但审批却迟迟没通过;说着最高可贷20万,但审批额度却只有1万……这可能是平台在提醒借款人,先办会员卡,再来谈借钱吧。柒财经注意到,有很多借款人通过黑猫投诉平台投诉称,在易 ...[详细]
-
市场上出现“链花清温茶”“莲花清温口服液”?以岭药业回应:非授权生产 已致消费者产生误解
石家庄股份有限公司11月22日发布公告称,近期市场上出现诸多名称为“连花清温茶”、“链花清温茶”、“莲花清温膏”、“莲花清温口服液”“莲花清温植物饮料”及“莲花清温丸”的商品,以上商品均与该公司生产的 ...[详细]
-
3月5日上午,南方基金携手南昌分行在美丽的英雄城南昌举办“彩虹之旅”全国巡讲活动。南方基金上海分公司总经理宋新硕先生和招商银行南昌分行财富部总经理吴征先生分别为活动致辞,570余位投资者到场参与活动, ...[详细]
-
全国人大代表、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 鼓励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 实现光伏产业自立自强
来源:上海证券报随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及度电成本快速下降,中国已成为全球光伏产业领跑者,产业化技术处于全球领先水平。但在原创性技术储备和新型前沿电池技术方面,如光电新材料、新结构的科学规律研究与探索、原 ...[详细]
-
来源:期货日报2月以来,黄金受金融属性影响走势维持偏弱振荡,在美联储将延长加息周期的预期下,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同步走强对价格造成打压,跌至近两个月的低位。然而随着欧元区2月CPI回落不及预期,核心C ...[详细]
-
新华社北京11月22日电记者叶昊鸣)交通运输部22日发布数据,今年1至10月,我国完成公路水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24665亿元,同比增长9.5%。具体来看,1至10月,完成公路投资23369亿元,同比增 ...[详细]
-
炒股不如买名表?劳力士等豪表年均升值20%,跑赢标普500指数一倍多
一份新的报告显示,随着二手奢侈品手表的价值飙升,自2018年年中以来,劳力士、百达翡丽和爱彼手表的价格平均每年上涨20%,涨幅超过标普500指数。波士顿咨询集团公司和二级市场交易商WatchBo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