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研产出超美国 “诺奖级”论文占比近三成
近日,诺奖级一份由日本国家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NISTP)发布的中国报告称,中国在科研产出和“高影响力”研究方面已超过美国,科研成为世界领先者。产出超美成 这份报告分析了机构Clarivate汇编的国论数据,显示全球前1%被引用次数最多的文占论文中,有27.2%的比近研究来自于中国,美国的诺奖级这一比例为24.9%,排名第三的中国英国仅占5.5%。 研究论文的科研引用次数是学术界常用的衡量标准,一项研究在随后的产出超美成论文中被其他研究人员引用的次数越多,其影响力就越大。国论 这份报告的文占合著者卡罗琳·瓦格纳(Caroline Wagner)博士称,被引用次数最多的比近1%的论文可以被视为“诺奖级”的研究,代表了科学的诺奖级最前沿。她认为,中国的科研质量已经出现了飞速的提升。 此外,2018年至2020年间,中国平均每年发表的科学论文数量超过40.7万篇,占全球的23.4%,超过美国的29.3万篇,德国排名第三。 NISTP的报告还显示,中国在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和数学方面的研究占比较高,而美国研究人员在临床医学、基础生命科学和物理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 中国不仅在科学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方面都已经领先世界,而且在主要国家中,中国在企业和大学领域的研究人员数量也是最多的;美国在企业领域的研究人员数量与中国并驾齐驱,但在企业和大学领域的研发支出仍高于其他任何国家。 中国也在通过大量资本的投入来推动基础科研的创新。去年底,中国发布了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涉及59个研究领域和方向,首年国家拨款经费预计超过31.48亿元人民币。这些重大项目也包括青年科学家项目,支持青年科学家开展研究,每个项目资助资金最高达500万元。 “我们希望培育青年人才,要实现科研创新,人才是最为关键的,青年人才在交叉学科的新方向具有优势。”中科院院士、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学术主任蒲慕明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过去几年中,来自民间的资本也在持续鼓励研究人员创新。例如,由腾讯基金会发起的“科学探索奖”,面向45岁及以下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是一项由科学家主导的奖项,前期启动资金的投入就达到10亿元人民币。 天桥脑科学研究院(TCCI)创始人陈天桥在几年前宣布投入10亿美元捐赠全球脑科学基础研究后,一期投入5亿元人民币支持中国的脑科学研究,与上海周良辅医学发展基金会合作成立TCCI转化中心。近期,他又发起一个TCCI旗下面向全球脑科学研究者的在线虚拟社区“苏格拉底实验室”,希望促进跨学科、跨地域的交流合作。 “科研不分国界,我们希望把球传给离球门最近的人。”陈天桥在谈到如何选择科研资助项目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马斯克今年损失千亿美元身家 不过仍是全球首富
- 家里放鞭炮孩子不能评“三好”?当地回应
- ST国安文旅项目违建 1.23亿违法收入没收
- 石头科技又遭股东“组团”减持
- 唯品会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55%
- 芒格最新持仓来了,清仓浦项钢铁,对阿里巴巴按兵不动
- 开年大宗交易揭秘!千亿医药明星股“夺冠”,成交额已超去年全年
- 龙湖智创生活招股书到期,“将根据市场情况把控上市节奏”
- (权威解读)自信自强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
- 中信证券2名保代遭警示,在华大智造IPO并在科创板上市中,履行保荐职责不到位
- 助力中小微企业十五条发布:加大对优质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支持
- 吉利德科学与高济医疗达成战略合作,提供中国抗病毒领域患者全病程管理解决方案
- 11月22日财经早餐:疫情忧虑搅动市场,助涨避险美元上涨,金价下滑至逾一周最低
- 世界期盼在危机中看到曙光——世界经济论坛2023年年会前瞻
- 理想汽车回应夜间中控显示有人追车:算法BUG
- 一货船搁浅导致博斯普鲁斯海峡暂时关闭
- 生物医药迎头赶上 用“新”推动健康中国建设
- 国际黄金价格创下近6个月以来新高,“开门红”原因何在
- 医疗软件公司涉足光伏 麦迪科技拟布局N型电池 主业表现不佳 营收下滑5.65%
- 降低融资成本,加大信贷投放 金融助力外贸提质增效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