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五年上海再度冲上40℃,“大白”如何战疫情战高温?
澎湃新闻高级记者 朱奕奕 首席记者 陈斯斯 资深记者 陈逸欣 记者 俞凯 徐祯曜 40℃,大白走出门就能感受到热浪滚滚,时隔上℃炙热的年上阳光甚至灼伤皮肤。 7月10日,海再何战上海刷新两项天气纪录:自1873年有气象记录以来,度冲最早出现40℃的疫情一天;同时也是上海发布高温红色预警最早的一年。 上海上一次气温冲上40℃还是战高2017年7月。和五年前不同,大白今年的时隔上℃高温天,战疫成为关键词之一。年上核酸采样工作者、海再何战居委干部、度冲机场工作人员在酷暑下忙碌,疫情汗水浸透了他们的战高衣衫,厚重的大白防护服更是“火上加油”。 为了维持城市运转,保障疫情防控,他们没有因高温而退缩,街道、居民们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为他们送去丝丝清凉。 提前服用藿香正气丸 7月10日一早6点40分,在普陀区平江小区,周彦均和母亲顾晨春就身穿防护服、戴上面罩、N95口罩、手套等,上岗为社区居民开展核酸采样,周彦均负责采样,母亲则负责扫码。截至上午9点半,母女俩总共为340人进行了核酸采样。 消毒、打开瓶盖、拆开采样棒,厚重、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下,周彦珺的衣服已经湿透了,甚至连额头贴的冰宝贴也掉了下来。 “今天非常闷热,我脱下防护服的时候衣服都湿掉了,腿上也都是汗。”周彦珺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原本来采样的医生被隔离了,自己被临时通知要求上岗,当日还是她生理期的第二天,她的母亲顾晨春也已经49岁了。 7月9日,有一名社区志愿者曾遇到中暑的情况,因此周彦珺提前准备了冰宝贴,在工作前还服用了藿香正气丸,但是不断流出的汗水让冰宝贴也失了效。由于遮阳篷数量有限,她们只好将采样点放置在阴凉处,但依然难挡酷热的阳光。 周彦珺表示,此前,她在社区封控期间就担任了楼道志愿者。7月,她又报名参与核酸采样,经过培训后成为了一名社核酸采样志愿者。这已经是她第二次与母亲一起为居民核酸采样了。 在高温下长时间穿着防护服工作,需要特别小心谨慎。“由于带着手套,核酸盖子会因为开盖动作太快而飞出去,一个不小心,也容易把试剂管打翻。”周彦珺说。 居民也非常理解她们的工作,她告诉记者,“基本上每一个接受过采样的居民都会对我们说辛苦了,千万不要中暑,要注意自己的身心健康。” 采样结束、脱下防护服时,周彦珺的脸上已经出现了压痕,手掌因为汗水的浸泡而发皱,但她表示,“之后如果我空着,还会坚持为大家进行核酸采样,能帮到大家我很开心。” 街镇出动冰马甲 7月8日、9日、10日连续3天,闵行开展全区全员核酸筛查。各个核酸检测点位内,“大白”们全副武装,早已汗流浃背。 考虑到连日高温,闵行各街镇、社区各显神通,冰马甲、冰宝贴、青草膏、冰冻毛巾等防暑设备纷纷登场。 闵行区古美路街道6月份就提前购置了一批便捷式移动空调,覆盖居民区,为辖区71个小区采样点送上清凉。7月初,空调、风扇纷纷就位,加上采样点自带的帐篷,带来了一定的遮阳降温效果。 东兰新村第四居民区还想到了一个特别的降温方法,“我们把毛巾打湿,放到冰箱里冰冻,再用一个防水布把毛巾套起来,两头扎上绳子,把它绑在‘大白’的脖颈处,起到物理降温的效果。”古美路街道东兰四居党总支书记王林辰说,“实际使用下来,效果不错,一条毛巾可以维持20到30分钟。” 虹桥镇和七宝镇则为核酸采样人员精心配备了一件防暑神器——“冰马甲”,助力他们清凉上阵。隔离服里增加了这么一件神器,虽然从外观看不出变化,感受却天差地别。 “一份清凉一份爱”,在这次连续核酸筛查中,闵行区不少大白收到了一个小礼包,里面装有冰宝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花露水等防暑降温用品,颛桥镇星河湾的居民们还为核酸采样人员送上了自制的青草膏。 这种外表黑色、类似于龟苓膏的温州特色甜品,吃起来非常香甜润滑解暑,看到孩子和家长一起推着装满一盒盒青草膏的小车过来“慰问”,现场的大白志愿者们既惊喜又感动。 停机坪均温高达60℃ 7月10日11时30分左右,浦东机场T2航站楼机坪,均温高达60℃,一架国际“客改货”航班进港,身穿防护服的东航装卸服务中心T2装卸分部班组长方海清弯下腰来卸货,体感温度突破50℃,穿着闷热的防护服仿佛盖着一条被子,每做一个动作的背后都是汗水。 “除了卸货,我们每天还要搬运沙袋,这相对来说更累一些,散舱的货物需要人工一包包搬下来。”方海清告诉澎湃新闻记者,目前,东航进出港的国际航班还涉及一些“客改货”航班,为了平衡飞机,舱内要使用沙袋等压舱物,因此每天弯腰往机舱内搬运沙袋成了他和同事们的日常工作之一。 “一架航班过来,一干就是两小时,衣服几乎全部湿光,脱下的防护服都能滴出水。”方海清和同事们一组3至5人,他们戴着N95口罩,身穿防护服在高温下作业,每天装卸货物总计约100吨。 “从现场走到休息室,浑身湿透,衣服裤子全部湿透,脱下防护服时,裤子还滴着汗水。”方海清来东航从事装卸工作十多年了,已经渐渐习惯了高温与汗水,但对于他来说,穿着防护服在高温下工作,仍是一种挑战。 方海清和同事对于防暑降温也有自己的一套,工作前他们嘴里一般会含着人丹,随身携带清凉油,公司会发盐汽水等降温物品,“一天下来还是比较辛苦的,但想到我们装卸工作,是为全球运输物资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也就不怕苦,不怕累了。” 物业让出了门卫室 7月10日晚六点半,高温暑气仍未消退。位于松江区玉华路185弄的华亭雅居小区门口,“大白”张医生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忙碌地给小区居民做大规模核酸筛查采样。 张医生说,她来自松江区方塔医院,虽然是双休日,医务工作者们也要额外进行社区采样工作。“因为这段时间方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手不够,需要区里其他医院支援社区。”张医生介绍,医院当天派出30个医生,去各个小区采样,“我有一个同事现在就在隔壁海德名园小区。” 一旁协助采样的居委会工作人员余琼告诉记者,小区属于方松街道海德居委会,约有90户居民,共计两百多人,设了一个采样点,一次大规模筛查需花费一个半小时的时间。 同属海德居委会的海德名园小区,设了5个采样点,同时开始做,一般也要超过一个半小时。而出于防疫需要,“大白”的防护服都是在医院就穿戴好出行的,待采样工作结束,再在专门穿脱区域按操作规程脱卸。这意味着,“大白”们往往要在高温下忍受长时间的闷热与煎熬。 华亭雅居的物业公司鲁经理说,由于小区内没有专门的核酸采样亭,平时的采样工作都是在室外的凉棚内进行。 气温格外炎热,物业方面为表示对“大白”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决定将设有空调的门卫室让出,经仔细消杀后,作为“大白”的临时采样场所使用。“当然,采样结束以后,我们也会再对门卫室进行消杀。”鲁经理补充道。 高温预警还将持续,上海气象部门预计,受强盛的副热带高压影响,接下来几天将出现持续酷热高温天气,其中7月11~14日全市极端最高气温可达40℃或以上。 上海气象部门提醒,持续酷热天气将对人体健康带来较大影响,请大家尽量避免午后高温时段的户外活动,注意补水、补充盐分,尤其要调整好心情,平安度夏。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我助你世界杯,你给我“打气”!卡塔尔能源与中石化签订27年购销大单,网友却问:油价能降吗
- 日本央行货币政策走向关注:春季工资谈判
- 百胜中国2月21日耗资约100万美元回购约1.64万股
- 专利战三战: 宁德时代胜诉,中创新航被判赔偿2030万元
- 蔚来:8月交付超1.06万辆新车,同比增长81.6%
- 迟福林:以贸易结构转型推动建设贸易强国
- 特斯拉与澳洲马格尼斯能源公司达成石墨供应协议
- 诺基亚与新加坡电信公司Antina达成为期10年的5G协议
- 干旱来临时
- 加快解决房贷提前还款难,多家银行已要求及时响应客户诉求
- 卢瑞:地产信用债是否柳暗花明又一村?
- 珠江啤酒2022年实现净利润5.98亿元 同比下降2.13%
- 北京海淀区:倡导居民“非必要不出区”,保持“两点一线”
- 央行上海总部去年开罚单超5000万,单个案件最高罚1694万
- 证监会启动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试点
- 危化品在一些电商平台公开售卖
- 文旅部:高风险地区和高风险点位不得开展社会艺术水平现场考级活动
- 农行“连心贷”引热议,如何界定男女朋友?分手了咋办?
- 中移投资计划减持海天瑞声不超128.4万股
- 中炬高新两高管被留置调查 涉事高管之一曾遭免职
- 搜索
-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