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畅通文化大数据流通渠道
来源:经济日报 记者 杨阳腾 由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承建的经济据流“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日前上线试运行。当日,日报深圳国夏文化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作为首批进场的畅通中介服务机构,购买中国数字文化集团有限公司委托的文化“中国老画报数据库”部分数据包及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的“庆赏升平人物图京剧脸谱数据包”,购买价格约20万元。大数道 “交易中心将聚焦文化、通渠盘活存量。经济据流”深圳广电集团副总编辑、日报交易中心建设工作专班常务副组长于德江介绍,畅通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平台交易标的文化聚焦文化数据,交易标的大数道分文化资源数据和文化数字内容两类。交易中心有别于其他数据交易场所和文化要素交易机构在互联网端交易的通渠方式,实行国家文化专网内网交易与互联网分发。经济据流依托现有有线电视网络、日报广电5G网络和互联互通平台,畅通部署提供统一且惟一编码注册和解析服务的技术系统,实现专网与互联网跨域、从文化资源数据交易到文化数字内容分发。 为何采取专网交易与互联网分发的形式?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副总经理塞夫介绍,实行专网交易,一是确保国家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管理,确保正确的导向和两个效益双丰收的原则;二是充分发挥现有国家有线电视网效能,把国家有线电视网建设成为国家文化大数据的服务平台。 于德江表示,在今年出台的《关于推进和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专网交易、互联网分发”的要求。当然,外网分发必须在专网交易的基础上进行,必须在强有力的监管下进行,必须保证服务于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和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整体工程,坚决杜绝虚拟炒作。 值得关注的是,交易中心将构建“数据超市”,交易面向全社会各类符合进场的交易主体开放,包括公共文化机构、高校科研机构、文化生产机构和个人。交易的数据分公共文化数据和商业数据两大类,商业数据的权属主体可以在交易中心“数据超市”下开设自己的专业店铺。 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文化大数据产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高凯认为,文化大数据交易体系是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彻文化数字化战略的重要举措。文化大数据交易体系的运转,将打通事业和产业,畅通生产和消费,充分发挥文化科技和金融的力量。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2022年我国宠物消费市场规模预计达2693亿元 产品品质问题系当下痛点
- 上海第二批次供地华丽家族欲卷土重来:无米下锅,多元化布局不如意
- 乐华娱乐正式冲击“艺人管理第一股”,杜华凭什么说“乐华模式”可复制?
- 权益类理财产品 二季度持仓浮出水面:加仓新能源股(附股)
- 锐捷网络上市首日一度涨超30%,本周这七只新股可申购
- 婚礼第2天,新娘不幸离世!家人忍痛做出决定
- 上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到7.8万元 人均期望寿命提高到84.11 岁
- 三亚:开通24小时服务的旅游涉疫专席热线电话
- 经济日报:为电动自行车加上“安全锁”
- 年收入超60亿元!中联航运递表港交所,航运龙头能否 “顺流而上”?
- 信用卡积分规则密集调整 线上交易积分更“值钱”
- 广东住建厅等8部门发布关于推动阶段性减免市场主体房屋租金工作的通知
- 世界杯踢进游戏机 球迷的热情能给游戏升温多少?
- 奥康控股董事长王振滔讲述创业史:始于工商局的“一把火”
- 人民币面对不确定性保持定力
- 上市银行品牌声誉周度榜单(66期):因短线交易、违规增持等 张家港行、厦门银行、紫金银行排队道歉
- 油价迎年内“第八跌”!后续还要降?
- 【教育有料】世纪天鸿发布最新业绩 得到App母公司思维造物IPO终止
- 锂价猛涨与缺芯“交织” 年内新能源车迎第四轮涨价
- 期市开盘:黑色系小幅跳水,铁矿石涨幅缩窄至4%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