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农业技术送到广阔田野,让农业更有奔头
——让农业更有奔头④ 俗话说:种瓜得瓜,把农奔种豆得豆。业技野让在山东禹城房寺镇,术送种粮大户刘厚鑫今年选择采用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四行大豆两行玉米,到广一片土地两种产出,阔田一亩地能获得一亩三分地的农业收益。“刨除用工和其他费用,把农奔加上政府补助,业技野让每亩地可以增加600元的术送收入。”复合种植,到广正在成为田间地头的阔田增收密码。 大豆是农业我国居民饮食中重要的植物蛋白和油料来源。豆腐、把农奔酱油、业技野让豆奶……大豆早已融入日常生活。术送我国作为大豆原产地,也是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大豆油料自给率有待提高。大豆扩面增产,对于端稳中国饭碗、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我国耕地面积有限,在保证水稻、小麦、玉米生产的前提下,完全依靠净作方式扩大大豆产量并不现实。在此背景下,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成为破题良方。 事实上,玉米大豆套种由来已久。大豆可以固氮,是矮秆作物,玉米生长过程中耗氮,是高秆作物,种在一起可以减少肥料消耗、充分利用光照,实现一举多得。但现实中,由于二者种植模式不同,种玉米更能保收成保收益,致使一些农户不愿意种大豆。如何在保证玉米产量的同时增加大豆收成,需要反复探索。多年前,刘厚鑫就尝试过三行大豆两行玉米的“3∶2模式”,但效果不佳。从“2∶2模式”“3∶2模式”到“4∶2模式”“6∶3模式”,从大豆玉米的合理株距到发挥玉米“边行优势”,农业科技工作者数十年潜心研究,寻求生产最优解,确保作物双丰收,让农户得收益、发展有前景。 玉米大豆套种的探索再次表明,扩大粮食产能,既要藏粮于地,守住耕地红线,也要藏粮于技,提高粮食单产。从农业科技的角度看,除了繁育良种、发明农机,也要优化种植方式、管理模式,以灌溉、化肥、株距等方面的精细化投入实现产量最大化。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在黄淮海、西北、西南地区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推广复合种植,关键要把农业技术送到广阔田野,将技术培训开到家门口、田里边,让农户尽快掌握造墒播种、施肥打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尽快更新种植方式,实现高产稳产。 向科技要产量,必须关注作物从萌芽、生长到成熟的全过程。当前,抗病抗倒、适宜机收的高产大豆品种已经推出,播种玉米和大豆的无人驾驶拖拉机、拖载气吸式免耕精量播种机正在推广。不断研发更加匹配的品种,提高机械化作业效率,研制降本增效的农肥,在育种、栽培、植保、农机及加工等领域共同发力,才能为复合种植打造农业科技的集成系统,为生产保驾护航。 农业发展要因地制宜,技术模式也应量体裁衣。在四川资中,血橙树下套种大豆,走出一条“变闲为宝”的路子;在福建武夷山,茶树、油菜、大豆的组合,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双赢。除了间作、套作大豆外,东北平原开展的粮豆轮作、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种植的耐盐碱大豆,也成为提高大豆产量的重要方式。以科技赋能农业,就一定能让农业新技术、新知识不断助力农业生产提档升级。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李彦宏:坚持组织能力建设,练好内功
- Citadel创始人:美国经济衰退将至 鲍威尔是“拿着钝刀做手术”
- 深夜风暴!美联储重磅发声,美股惊魂一跳!泽连斯基下令增援,什么情况?朝鲜:这将被视为\
- 统一企业中国发布2022年度业绩 净利润12.22亿元同比下降18.6%
- 星巴克中国就抖音0.01元咖啡券无法兑换致歉:为内部测试链接
- 欧洲上半年车市呈现明显疲态,下半年芯片短缺问题能否缓解?
- 民盟中央建议:增加征信行业有效供给
- 安东油田服务大涨超15% 预计去年归母净利同比大增2.7倍至3.4倍
- 小摩:利率持续上升 美债投资机会回来了
- 6G概念再掀涨停潮!一月内两次4级以上地震,正常吗?最新回应!
- 火了!这个行业疯狂扩张,有门店月赚超10万元!
- “最可靠衰退指标”跌至负三位数,美债倒挂幅度创41年多新高
- 岸田内阁出现“辞职多米诺”,日本首相用人引发质疑
- 澳大利亚央行祭出加息“十连击”,紧缩预期仍有上行风险
- 光大期货:3月8日能源化工日报
- Jefferies:上调Sea目标价至115美元 维持“买入”评级
- *ST星星虚增47亿收入、28亿利润!监管重拳处罚
- 能源危机远未结束?欧盟下月开始“抱团”购买天然气
- 尾盘:美股跌幅扩大 道指下跌570点
- 不惧智能音箱行业动荡 搜诺思推出两款新产品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