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领域蓄势待发 央企专业化整合“好戏连台”
原标题 多领域蓄势待发 央企专业化整合“好戏连台” 央企专业化整合又有新动作。好戏连台日前,多领中国检验认证集团(下称“中国中检”)与中国通用技术集团(下称“通用技术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域蓄业化两家央企所属检验检测企业实施专业化整合,势待并同步开展中国中检股权多元化改革。发央 多位业内专家表示,企专今年在国企改革领域,整合央企重组整合是好戏连台“重头戏”,上市公司层面的多领运作也逐渐进入实施阶段。未来能源、域蓄业化汽车、势待运输和军工等领域的发央重组料加快,电力装配、企专现代物流、整合海工装备、好戏连台战略资源、新能源、高端制造和数字互联等领域整合有望提速。 央企检验检测资源整合落地 按照国资委的部署,检验检测领域的专业化整合,是今年央企间资源整合的任务之一。8月25日,中国中检与通用技术集团签署合作协议,标志着两家央企的检验检测资源专业化整合以及中国中检股权多元化改革落地。 此次整合前,中国中检是中央企业中唯一以“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计量”等为主业的综合性质量服务机构。通用技术集团成立于1998年,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旗下拥有沈机股份、、环球医疗、4家上市公司。 “通过这次专业化整合,中国中检进一步巩固了国内第一的位置,成为全球排名第九的综合质量服务机构。”中国中检党委书记、董事长许增德表示,集团将以此次专业化整合作为跨越发展、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新起点,聚焦主责主业,持续推进市场化改革、专业化运营、区域化管理、国际化发展,持续推进多种方式的专业化整合。 通用技术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集团所属中国汽研、检科测试两家公司通过重组整合加入中国中检,进入了行业发展“主赛道”,将获得更高的发展平台和更大的成长空间,有利于业务做强做优做大。对通用技术集团自身而言,这次专业化整合有利于集团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集中资源做强做优机床装备、医疗健康等核心主业,进一步发挥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功能作用,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新业务平台不断涌现 随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进入收官阶段,近期央企在粮食、物流等多个领域的整合明显提速。 8月18日,中企联合粮食储备有限公司揭牌成立。该公司由中储粮集团和中粮集团通过股权合作方式,以中粮集团部分粮食仓储企业为基础,共同出资组建。根据功能定位,中企联合粮食储备有限公司承担中央储备粮的储备管理和运营职责,由中储粮集团控股。 “该公司的组建运营标志着中储粮集团与中粮集团在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认为,借助中储粮集团储备优势,通过发挥中粮集团所属企业仓储资源优势,可进一步增强中央政府储备体系实力,有效充实粮食宏观调控资源,推动提升储备运作质量和效率,更好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7月28日,中国物流集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标志着央企物流板块专业化整合进一步加快,也开启了中国物流集团资产资源专业化整合和统一集中管理的新篇章。 稍早前,与中国建材进行资产置换,整合水泥和设计业务。置换完成后,将成为工程设计咨询专业化上市平台,控股股东将变更为中国交建。 在前不久国资委召开的中央企业深化专业化整合工作推进会上,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翁杰明表示,下一步将深入开展企业间同一业务或同质业务的整合,在检验检测、医疗健康、装备制造、人工智能、新能源、云计算、钢铁、物流等重点领域和战略性、前瞻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竞争能力强、资源配置优的一流企业。 多领域重组整合料提速 随着央企重组整合提速,部分上市公司层面的运作也逐步进入实施阶段。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发生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重大重组事件约40起,较上年同期增加逾150%;涉及上市公司超30家,同比增加约140%。 “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预计年内还会有更多央企重组和整合落地。”分析师李孔逸称,在国企改革领域,央企重组整合仍是“重头戏”,预计能源、汽车、运输和军工等领域的重组会加快落地。 例如,电力集团优质资产重组有望加快。研究员汪磊预计,在政策驱动下,电力央企集团会进一步系统梳理手头资源,结合实际逐步将现有未上市的优质资产有计划地注入上市公司,或谋求单独上市。 军工领域资源整合一向较受关注。“受资产属性、管理制度等因素制约,十大军工集团中的科研院所、防务业务等核心军工资产长期处于上市公司体外,呈现出明显的‘小资产大集团’的特点。”中泰证券军工行业首席分析师陈鼎如表示,在国资委发布的《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等政策的支持下,未来相关资产有持续整合的可能性。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全国高速公路货车通行量环比增长15.89%
- 招商证券:电商互联网公司股价2023年迎来价值回归 关注三大主线
- 大热AI概念股,高管逢高减持!监管追问:是否“蹭热点”?
- 俄“联盟MS-22”号飞船将以无人驾驶模式返回地球
- 因需求增多而生、存在诸多隐秘问题,“上门代厨”的生意能持久吗?
- 看似“跳一跳就能够着”,实则掉进“连环套” 跑单奖励让骑手陷入不停接单困局
- 禁售调味电子烟化名“奶茶杯”网上偷卖
- 新能源车进入瓶颈期
- 全国基层卫健试验区增至12个,“先行先试”难在何处
- 达利欧:不会看到美联储宽松,市场应当相信鲍威尔关于利率前景的表态
- ChatGPT带火概念股,斩获四个涨停板的汉王科技有多少真材实料?
- 苹果加速产业链调整,最大“果链”基地离不开中国
- 静悄悄的双十一,热闹的直播间
- 【一周新基】时隔一年半,单周新发重回30只,头部公募率先布局
- 暴雪系游戏开启退款通道后的24小时
- 创投圈 提振资本信心 助推专业化创投发展
- 华晨资本创始人王惠舜:分布式发电和储能系统将成为下一个风口
- 下周关注丨1月CPI、PPI数据将公布,这些投资机会最靠谱
- 南都电源预盈2.8亿同比扭亏 聚焦储能一年揽23.7亿订单
-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会见波兰国防部长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