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印度无法取代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强国
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8月9日文章,美媒原题:印度无法取代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强国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印度业强许多西方人讨论有必要加强供应链多样化,无法以减少对中国制成品的取代全球依赖。由于规模庞大且年轻的中国制造人口、较低的美媒工资和相对多样化的产业,印度一直是印度业强取代中国成为全球供应链中制造业强国的热门候选。 但遗憾的无法是,这个南亚国家不太可能很快在全球制造业供应链中取代中国。取代全球首先,中国制造印度的美媒劳动力质量和基础设施水平远远落后于中国。许多人认为,印度业强印度的无法低劳动力成本是相对于中国的关键优势。但如果这些劳动力带来的取代全球效益也较低,那么低劳动力成本有什么用呢?中国制造如今,印度人预期寿命增长比中国落后25年,成人识字率也落后30年,许多在贫民窟长大的印度人一生都没有政府档案。这些因素影响了工人在工厂的工作效率,以及他们在制造业长期发展的能力。 制造业还需要资本,尤其是基础设施。在这方面,鲜有发展中国家能与中国竞争,印度也不例外。此外,印度社会的分裂削弱了其人口众多的优势。纵观历史,印度是一个比中国更多样化的国家。它由不同阶层、种族、宗教和语言的人组成。这种多层面的多样性可能对印度的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最后,印度有市场干预和贸易保护主义的长期传统。20世纪80年代,中国和印度都开始经济改革。然而,与中国的改革不同,印度的改革不那么亲市场,而更亲商业。当时,英迪拉·甘地政府正在失去对权力的控制,需要企业的支持。这些改革是有效的,但缺乏亲市场的成分,阻碍了印度的市场化进程,使印度目前的商业环境不如中国。 在国际上,印度有长期的贸易保护主义传统,这阻碍了其采用出口导向的增长模式。印度曾是殖民地,经历了帝国主义剥削的集体创伤。这种创伤导致印度强调主权、地位。在经济上,这些倾向导致印度高度重视保护本土产业。与此同时,印度的保护主义传统导致了持续至今的高关税,以及印度不愿生产西方公司从中获取大部分利润的劳动密集型产品。 总之,印度拥有许多优势,并得到西方国家的支持。但在可预见的未来,印度不太可能取代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供应链中的地位。(作者徐若丹[音],陈俊安译)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媒体称OPEC考虑增产至多50万桶/日,沙特否认,油价过山车
- 去崇礼滑雪,先花一万块租房
- CES 2023:ROG更新全系笔记本 i9处理器+4090显卡顶级配置
- 2022年中国银行业十大新闻
- 从新发展理念看中国经济新开局:一份充满中国智慧的应变之方
- 三星推新G9超宽带鱼屏曲面显示器:57寸mini LED、240Hz高刷
- 北京布局874公里市域铁路:围绕中心城区30公里圈层实现45分钟通勤
- *ST科林股票索赔:信披违法拟受处罚 投资者索赔须知
- “囤健康”为何成为年轻人刚需
- 6.24亿元!绿地控股拟转让绿地酒管52%股权予明宇商旅
- C罗新球衣上市 沙特球迷抢购一空
- 机构首席解新局:向上修复大势所趋 重拾信心至关重要
- 新能源布局加速落子 风电光伏建设正酣
- 隔夜要闻:XBB毒株登顶美国经济再添不确定 大空头原型称美处于衰退之中 美汽车业开启烧钱时代豪赌电车转型
- 河南:取消和调整过热时期妨碍消费需求释放的限制性政策
- 股指期货底部已现,2023牛市不远
- 长安汽车称开机广告时长较短不会更改,车机弹窗尚处监管空白
- 蒙脱石散脱销概念股涨停,疫情下医药股炒作谨慎“祛魅”
- 布洛芬行情再演?蒙脱石散股“起哄”,康芝药业、仟源医药20CM涨停,能火多久?
- “第三支箭”精准有力 资本市场助阵地产修复
- 搜索
-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