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三大指数首次站上年线!
炒股就看,年大年线权威,指数站上专业,首次及时,年大年线全面,指数站上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首次 每经记者 王海慜 每经编辑 杨军 截至1月16日(周一)收盘,年大年线上证指数自2022年2月以来,指数站上首次站上被视作牛熊分界线的首次年线;沪深300、,年大年线则是指数站上自2021年8月以来首次站上年线。北向资金继续近期“买买买”的首次节奏,全天净流入158亿元,年大年线1月以来累计净流入近800亿元。指数站上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观察,首次过去一个月,A股市场上的酿酒、金融、保险、光伏设备、家电等核心资产是北向资金积极涌入的主要方向。这与2023年以来领涨的行业有较高的契合度。 对于近期北向资金的快速涌入,近期发布的最新研报指出,基于历史数据,外资大幅快速流入后,往往会开启一波中期行情。根据对陆股通开通以来北向资金快速流入的交易周的统计,在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超200亿元的33次中,在后续3个月有20次上涨,上涨的样本中平均涨幅达8.8%。 近期外资流入核心资产 近期,北向资金的持续大幅流入引人瞩目,1月16日又是北向资金大幅流入A股的一天。据Choice数据统计,北向资金全天净流入158亿元,1月以来累计净流入近800亿元。相比之下,2022年1月北向资金只小幅流入了167.75亿元。 不过,北向资金也不是撒胡椒面似地“买买买”,而是有的放矢地出击。据Choice数据统计,过去一个月,A股市场上的酿酒、金融、保险、光伏设备、家电等核心资产是北向资金积极涌入的主要方向。其中对酿酒、金融、保险、光伏设备4个行业的净流入规模明显要超过其他行业,对酿酒和银行的净流入规模都超过了百亿元。与此同时,北向资金减持了20多个行业,其中减持规模居前的为煤炭、化学制药、物流、工程建设、电网设备等。 值得一提的是,Choice数据统计显示,2023年以来,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领涨的行业分别为建材、家电、有色金属、非银金融、食品饮料、电力设备。与北向资金2023年以来流入居前的行业有较高的契合度。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北向资金这一轮集中净流入始于2022年11月,统计显示,截至2023年1月13日的最近一个季度内,北向资金净流入排名居前的行业分别为家电、银行、酿酒、保险、医疗器械、有色、贵金属等,其中对前四大行业净流入的规模超过了百亿元。此外,截至2023年1月13日的最近一个季度内,北向资金净卖出的行业也不在少数,区间净流出排名居前的行业分别为电池、电力、化学制药、物流、化肥、电网设备等,其中对电池、电力的净流出规模都超过了40亿元。 据策略团队最近统计,从2022年11月至今,外资主要加仓大消费和大金融板块,主要净流出电力设备、交通运输和煤炭等行业。拆分外资类型来看,配置盘主要加仓食品饮料、家用电器和银行等行业,减仓新能源、交通运输和公用事业行业较多;交易盘主要加仓食品饮料、非银金融和电力设备,仅小幅流出煤炭、电子和美容护理。 分析师继续看多A股后市 2022年末,一些券商的策略团队前瞻性提示了2023年的跨年行情。现在跨年行情正在进行中,在市场积累了一定的涨幅之后,目前他们对后市如何看呢? 2022年11月以来,策略团队在报告“预期的转折”“新一轮牛市的起点”中坚决看好股票市场。 1月15日,国泰君安策略团队在发布的研报中,依然旗帜鲜明地看多后市。 这份研报指出,当前部分国内的投资者仍在纠结2023年经济增长的速度偏慢是否意味着股票市场难以走出一轮可观的行情。实际往往是当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的时期,股票估值反而比较难给,因为市场会担心通胀、总量政策的收紧等,而过去十年中比较好的行情往往发生在经济即将复苏或弱扩张时期。2023年股票市场的核心矛盾并不在经济增长,而在于过去两年深度挫伤预期的疫情、经济、地缘政治等关键因素的不确定性,将在2023年出现系统性下降,类似宏观风险下降推动的行情在2014年9月与2019年1月均出现过。躁动就在春季,当前是股票交易最为顺畅的阶段,总量政策发力无法证伪,中国经济重启在即,开工旺季有望超预期,而股票整体估值仍处在历史的低位。数据显示,长线投资者仓位回补已经启动(外资、理财子、保险等),继续看好行情。 该研报还表示,2022年高度不确定的疫情、经济环境使得市场信心受到严重冲击,而这些情形均将在2023年出现逆转,这也是国泰君安策略团队提出“峰回路转:新一轮牛市的起点”的核心原因。宏观风险与不确定性下降,一方面有助于改善市场对2023~2024年经济增长速度的预期,另一方面将对推动股票贴现率的下降起到关键作用(无风险利率下降,风险偏好回升,投资者对金融资产的持有意愿回升),股票估值向上抬升。 此外,策略团队2022年11月以来发布的系列报告,同样前瞻性看好2023年的跨年行情。在其日前最新发布的研报中,西部证券策略团队指出,跨年行情仍在途中,回归价值投资的长期趋势刚刚开启,看好春节后的行情。 西部证券策略团队的研报还指出,春节后市场走强的动力主要来自节后流动性宽松,全国两会政策预期提振与业绩窗口前期的乐观盈利预期。首先,春节后整体流动性整体呈现宽松,市场层面往往也会迎来成交放量;其次,从政策层面看,春节前后往往是地方两会密集召开的时点,市场往往会基于地方两会的议题去对全国两会进行展望;第三,春节后上市公司往往开始进入业绩快报和业绩预告的窗口期,也会催化“年报行情”的启动。 同时,研报表示,春节后市场有望迎来跨年行情的第三阶段。随着流动性环境转向充裕,叠加年报业绩预告窗口期的临近推动盈利预期改善,跨年行情正在进入盈利预期驱动的第二阶段,随着对宏观政策的预期将进一步,市场有望逐步进入跨年行情的第三阶段。从结构上看,在疫情防控优化的背景下,医药与线下消费场景的修复仍然值得关注。随着全国两会逐步临近,政策预期升温,电力、通信、计算机、电子等与新基建相关的行业值得关注。随着深化金融改革不断推进,构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过程中,直接融资市场的重要性上升,可关注券商业绩和估值的持续改善。 多家券商建议持股过节 本周是2023年春节前的最后一个交易周,“是否该持股过节”这个老话题最近又成为各券商策略团队绕不开的话题之一。 近日,中信证券发布的最新研报指出,历史复盘数据显示,A股春节后上涨概率较大。2010年以来,上证指数春节前20个交易日平均涨跌幅为-1.2%,但七成的年份在春节前5个、节后5个、节后20个交易日实现了正收益,平均涨幅分别为+0.8%、+0.8%、+2.8%。从更长时间维度来看,节后上涨概率较大这一结论仍然成立,1991年、2000年以来,春节后20个交易日上证指数上涨的年份占比维持在七成以上,平均涨幅分别为+3.4%、+2.5%。 华鑫证券日前发布策略报告指出,复盘2010年以来春节后的A股表现,上证指数节后一周和一月上涨概率达77%,“持股过节”胜率较为可观,且价值风格占优。结合海外环境、国内政策和市场情绪三方面交叉验证,2023年“持股过节”胜率更高。 此外,策略团队日前发布策略报告,也同样建议“持股过节”。报告指出,国内消费复苏,美国通胀压力缓解有望带动美联储加息节奏放缓,均对A股形成持续利好,春季行情延续无忧,可放心“持股过节”。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还有券商在看好节后市场的同时,预计春节后市场的可能会有所转变。 策略团队最新表示:“我们预计春季行情还将延续,节前外资持续流入,推动传统消费和金融板块上行,节后关注内资接力,市场有望迎来三大积极因素:全国两会预期、疫后修复和海外环境好转。建议继续把握做多窗口,节后市场胜率高,创业板更显著。重点关注基本面预期显著改善的方向,可关注光伏下游、绿电、银行、医药等;政策刺激预期方向可关注地产链、汽车、信创链等。”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露营不怕“没地去”,公共营地建设被纳入重点任务
- 啤酒+白酒“混饮”会产生什么后果?茅台曾经“兵败”,华润胜算几何?
- 增资方案又有新进展 长城人寿如何破解增收不增利
- 开年迄今顶流基金业绩分化 “迷你基”包揽主动权益类前三
- 今年CBA全明星周末将开放观众入场
- 花旗:维持易鑫集团买入评级 目标价上调至2.2港元
- 全国人大代表、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制定乡村绿色建筑实施方案 助力城乡协同发展
- 2月制造业PMI升至52.6% 经济回升态势更明朗
- 光大期货【镍】:热炒降温 镍价回落
- 游戏发行商禁止人AI,以支持人类专业人士
- 国家发改委:专家建议加强铁矿石调控监管遏制价格不合理上涨
- 标准普尔上调哈萨克斯坦主权信用评级展望
- 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进入倒计时!比亚迪官宣涨价,专家:明年年初将有小规模“涨价潮”
- 两会声音|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寿集团董事长白涛:以市场机制和政策引导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 就在明天!今年以来第一高价新股来了
- 华钦科技2023财年H1营收同比增长1.1% 下调全年业绩指引
- 史上最快世界杯用球暗藏了什么玄机
- 对标世界一流企业,国企又一重大部署启动!估值重塑“进行时”,三大方向值得关注
- 因违规减持 五方光电二股东罗虹收证监局警示函
- 换汤不换药?外媒称苹果的USB-C口和以前没什么区别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