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加强预付费消费治理 多措并举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中新网北京7月16日电 (记者 杜燕)今年6月1日起,北京被称为北京市预付卡消费“紧箍咒”的加强举保《北京市单用途预付卡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今天,预付记者从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费消费治费为加强单用途预付卡管理,理多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措并规范市场秩序,护消合法防范社会风险,权益该局在认真做好《北京市单用途预付卡管理条例》贯彻执行的北京同时,综合运用各类执法手段,加强举保扎实开展预付费消费治理工作。预付
预付费消费一直是费消费治费消费者投诉的热点。北京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总队到各区市场监管部门,理多与区、措并所两级相关执法机关共商研判疑难问题,护消合法合力推动案件办理。同时,收集属地市场监管部门好的经验做法并提炼总结,提供给北京市各级市场监管执法部门学习借鉴,督促其推进积极履职,全面推进全市市场监管领域预付费执法工作,确保预付费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北京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总队集中力量,组织开展重点领域执法活动。一是提前开展法规研究,与相关部门积极会商,明确执法标准、处罚职权,打通各执法程序环节;二是结合市场监管领域疫情防控检查,对美容美发等使用预付卡较多的行业开展针对性执法检查活动;三是严肃查办首案。6月14日,顺义区市场监管局查处了某美容美发公司未依法向消费者出具载明规定内容的凭据,也未与消费者签订载明规定内容的合同的违法行为,并依据《北京市单用途预付卡管理条例》,作出罚款3000元、责令暂时停止发行预付卡的行政处罚。
针对部分经营主体利用网络交易平台发行预付卡及网络平台开展预付费促销活动的实际情况,市场监管部门约谈网络交易平台,进行提醒告诫,要求经营者贯彻《北京市单用途预付卡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严格落实平台企业主体责任。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表示,下一步,将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推动完善发卡备案、资金存管等方面执法条件。通过制发《单用途预付卡执法工作指引》,开展业务培训,组织市、区、所三级联合执法等方式,查处违法行为,持续优化消费环境,维护好市场秩序。(完)
(责任编辑:娱乐)
-
总部位于巴黎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的一份新报告显示,自疫情以来,英国经济增长一直落后于世界最大经济体,远远低于该组织的平均水平。2019年第四季度至2022年第三季度,英国GDP收缩了0. ...[详细]
-
彭博11月10日报道,美国总统拜登说,马斯克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值得看一看”,但他拒绝透露这位全球首富是否有任何不当行为。“我认为埃隆·马斯克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或技术方面的关系值得看一看,”拜登周三在新 ...[详细]
-
近期,保障性住房租赁市场利好消息不断。11月8日,举行住房租赁基金成立发布暨合作签约仪式,300亿住房租赁基金正式落地,将助力长租房市场,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以下简称“保租房”)供给。与此同时,保租房R ...[详细]
-
11月7日,欧元区国家财政部长在布鲁塞尔召开会议,法国、德国财长猛烈抨击了美国政府大力补贴本土电动汽车产业的政策。欧盟委员会负责内部市场事务的委员蒂埃里·布雷东表示,美国的行为违背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 ...[详细]
-
卡莱特开启招股:过半股东突击入股,现金流大出血却突击分红9085万
“LED显示控制系统第一股”即将上线。11月22日,301391.SZ)登陆创业板开启招股。根据公司公告,此次公开发行股票定价96元/股,拟发行1700万股。若发行成功,预计募集金额为16.32亿元, ...[详细]
-
昨日举行的深圳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上,子公司嘉联支付有限公司下简称嘉联支付)支付业务许可证续展中止审查成为300130.SZ)投资者最为关心的话题。针对众多发问,新国都董秘兼财务总监郭桥易 ...[详细]
-
360创始人周鸿祎:企业走出舒适区才能更好成长 直播后决定踏实做数字安全
11月9日,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360创始人周鸿祎在峰会期间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360将对城市和大型企业、政府机构等推出安全政务体系,同时面向中小企业推出企业安全云,“ ...[详细]
-
参考消息网11月10日报道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经济新闻网11月5日报道称,对于加雷思·索斯盖特率领的英格兰队来说,通往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的道路远非一帆风顺,因伤缺阵是这支球队的常见问题。不过,早 ...[详细]
-
深圳市国际航行船舶LNG首船加注完成 深圳港成为全球第四个、华南首个具备LNG加注服务能力枢纽港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欧雪 深圳报道11月22日,深圳市国际航行船舶LNG液化天然气)首船加注在完成。由此,深圳港成为继新加坡、鹿特丹、上海港后,全球第四个、华南首个具备LNG加注服务能力的枢纽港。天然 ...[详细]
-
蓝皮书预测,从中长期看,在有效防范化解公共风险的条件下,“十四五”期间经济增速能够达到5.0%以上。11月9日,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北京共同发布《财政蓝皮书: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2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