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纷纷上调中国GDP增速预测,唱多A股,看好这些板块
炒股就看,外资权威,纷纷专业,上调速预及时,中国P增全面,测唱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好板 岁末年初,外资多家外资发布2023年宏观经济展望以及投资主题报告,纷纷并纷纷上调中国GDP增速预测,上调速预唱多中国之声不绝于耳。中国P增 机构人士认为,测唱随着内外扰动因素的好板改善,在较强的外资基本面的支撑下,A股或将迎来盈利和估值的纷纷双重修复,来自外资机构的上调速预“真金白银”将加速涌向中国资产。 一、中国经济将温和回升 野村全球宏观研究主管及全球市场研究部联席主管苏博文在最新报告中指出,预计中国经济复苏的初期将展现跌宕的态势,但会在下半年表现得更有力度和更加持久。一旦全球形势尘埃落定,等到2023年下半年中国复苏更稳固更持久,届时亚洲有望引领下一次全球经济复苏。 巴克莱银行最新报告指出,中国经济迅速重新开放将会大大刺激旅游业的复苏,并为亚洲新兴市场疲弱的出口提供支撑。但鉴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以及资本或会转向中国,但仍需对整体经济前景保持谨慎。 富达国际基金经理Hyomi Jie表示:“虽然大部分发达国家正面对通胀、能源危机和经济衰退等多重挑战,但我们认为短期内中国将处于更有利的位置,因为中国的经济发展相对健康。经济方面,中国央行采取了更具支持性的政策,并将政策重心转向稳经济和保增长。对于寻求分散地区风险的国际投资者来说,这些因素让中国市场更具吸引力。” 中国宏观经济预期向好背景下,外资纷纷上调2023年中国GDP增速预测。 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指出,“我们相信中国房地产行业的‘沃尔克时刻’终将结束,而中国的GDP增长也会迎来较大幅度的反弹,尤其是在2023年下半年。由于开放措施比我们预期来得要快,我们将2023年GDP增长预测从4.0%上调至4.8%。” 瑞士百达财富管理亚洲宏观经济研究主管陈东表示:“鉴于经济增长势头疲软,2022年11月中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为房地产开发商提供信贷支持的新措施。我们认为,这些措施是自2021年底房地产危机爆发以来最强有力的政策支持。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将温和回升。对2023年中国GDP增速的预测维持在4.5%,高于对2022年2.8%的预期。对2023年的整体通胀率预测为3.0%,高于2022年的2.2%。” 巴克莱银行则将2023年中国GDP的预期上调一个百分点至4.8%,他们认为,更快的重新开放速度令服务业可能提前三至六个月出现反弹。高频数据显示,大多数受新冠疫情影响的行业表现均有改善。预计家庭预算仍然紧张,不过富裕人士可能会动用过剩的储蓄。 二、A股估值修复空间大 随着内外扰动因素的边际改善,近期外资也在加速流入A股。截至1月12日,开年以来7个交易日,A股迎来开门红行情,与此同时,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506.8亿元,已超去年全年净买入额的一半。 瑞士百达财富管理亚洲首席投资官兼全权委托投资组合管理主管胡冠廉(Hugues Rialan)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认为目前中国的开放速度是非常快的,而且比我们预期的要快,当然未来的股票市场格局是和不同的开放阶段有关系,但是我们已经看到了MSCI中国指数强劲的反弹。在10月份的时候市盈率大概是6倍,这是过去11年以来最低的市盈率水平,那是因为过去几年经济受到了疫情的影响,表现较为低迷,我们认为市场的平均市盈率,中国大概是13倍,所以未来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另外一方面是企业的盈利会增加,从PE、市盈率来看,如果盈利增加了价格自然也会增加。我们认为,即使从比较保守的角度来看,市值回到12倍的话也依然低于平均水平,所以还是有继续上涨的空间。从过去10月份到现在基本上是呈直线上涨。不过,我可能不会在这个时点进去,而是会在接下来的一段复苏期间选低位再进去。”胡冠廉坦言。 若A股将在2023年迎来估值修复,哪些板块将有望跑赢大市? “房地产行业可能会带来上行惊喜,鉴于其在中国经济中扮演影响消费者信心和行为的重要角色。如果中国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政策调控进一步放松,将会稳定市场,推动全国住房需求,并在消费市场产生显著的连锁效应。消费市场方面,自给自足和进口替代将是未来五年的重要主题。因此,本地品牌、高端制造业和消费性服务业将受益于中国加速的供应链本土化进程。尽管中国经济近日仍有杂音,但‘高端化’的趋势已经展现出韧性,并将继续为投资者提供长期结构性增长机会。”富达国际Hyomi Jie表示。 野村中国互联网与新媒体研究主管史家龙认为,随着中国重新开放,即使短期内宏观环境可能仍充满挑战,中国互联网行业2023年的前景看起来更为乐观。 “抛开短期的不确定性,我们认为本地服务(例如外卖和店内服务)和旅游业务可能会率先复苏,因为这两者已经是许多国内消费者生活的重要一部分。 在线医疗保健行业也处于有利地位,可以抓住中国重新开放带来的增长机会。此外,重新开放也为在线医疗平台提供了新的培养用户在线购买医疗保健商品和寻求医疗咨询习惯的机会,这将有助于加快在线医疗服务在中国互联网用户中的渗透。”史家龙表示。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多部国产新片亮相,其中不乏已经定档电影 中国电影票房明年能否迎来辉煌
- 基金看长做短换赛道? QFII和社保基金押注新机会
- 兰州银行:上半年归母净利润8.3亿元,同比增长10.54%
- NASA今将“彩排”重返月球:不载人发射登月火箭绕月测试
- 农民日报头版:卢拉为何落泪?粮食自主权不容旁落
- 上半年公募产品亏逾6300亿 货币基金为基民赚钱最多
- 广发银行沈阳分行原行长杨桦被查 今年8月被免职
- 1000公里续航!“宁王”麒麟电池火了,华为、吉利高端车型抢先“尝鲜”!
- 爱立信将在英国投资6G网络研究
- 梅德韦杰夫:天然气价格或年底达5000欧元/千立方米
- 康泰医学“红利”消失净利降超40% 股价最大跌幅92%胡坤财富缩水534亿
- 商务部:中国吸收外资的规模保持稳定增长
- “我现在满脑子都是tuku tuku taka”
- 租到甲醛房、押金难退,咋办?法官解读北京市住房租赁条例亮点
- 从“一粒良种”到“一桌好菜”,山东寿光——全链条提升蔬菜产业竞争力
- 中国核电营收净利延续两位数增长 新能源发电量增50%成第二曲线
- 【儿研所儿医说】一个门脉高压患儿救治经历
- 9月A股如何“掘金”?他们这样建议 →
- 日媒:上海主题公园用奥特曼吸引消费
- 氢燃料电池汽车“未来已来”? 业内:要先把成本降下来
- 搜索
-
- 友情链接
-
- 远洋再次出售北京写字楼股权,大股东中国人寿2.33亿接盘
- 七大金融机构齐发公告:在服务实体经济中主动担当作为
- 沃尔玛首席技术官:加密货币将成为客户交易重要部分
- 前三季度汽车销量成绩出炉 各大车企年度目标完成度如何?
- 友邦保险10月18日耗资约1.78亿港元回购262.36万股
- 超越德国、仅次于日本,中国汽车“出海”都去了哪些国家?
- “汽车不过是四个轮子的iPhone!”富士康下场造车,盼着帮到特斯拉
- 财经TOP10|巴黎车展开幕,中国品牌提气了!罗永浩将开启淘宝直播,58同城被强制执行1520万
- 后浪强劲!80后私募基金经理年化收益最高,90后奋起直追,林园、但斌等60后穿越牛熊
- 星环科技宣布登陆沪市科创板,开盘涨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