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多项技术突围 元宇宙被赋予更多想象
自疫情暴发以来,数字数字经济的经济技术发展不断加速。随着数字经济的多项应用越发广泛,它逐渐成为了助力全球经济复苏的突围重要力量。
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上,元宇参会嘉宾围绕着“数字经济如何让所有人获益”“怎样解决数字鸿沟”“合理监管数字经济”等主题,宙被分享了他们对数字经济发展的赋予看法。
中国金融学会会长周小川认为,更多数字化在提升效率和应用面来说,想象应用最广泛的数字是服务业,“数字的经济技术技术和数字的价值,最终的多项效用还是体现在实体经济的商品和服务上。”他认为,突围当前中国正不断加强数字技术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元宇日后将以此服务于更多对外经贸的宙被往来。
澳大利亚资本投资有限公司(Australian Capital Equity)董事总经理兼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何逸舟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数字经济领域,元宇宙的项目很值得去投资,“它可以带动很多其他产业的发展,比如说汽车研发设计,完全可以在元宇宙里面进行。又比如物流企业的供应链优化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元宇宙估算时间、成本、分配等等问题,不用浪费实际的运力。但是目前来看,我国的元宇宙项目还在很初期的发展阶段”。
“新基建”浪潮
当前,数字经济的应用范围正不断拓宽,成为辐射最广泛的经济形态。从电商、线上会议、远程教育到医疗等领域,处处可见数字经济的应用。而这背后,不得不提的是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
究竟5G、人工智能等技术与数字经济的联系有多紧密?会上,高通公司全球高级副总裁钱堃表示,数字经济是建立在基础技术之上的,“包括5G、AI和云计算等技术都相当于基础设施,而在这个基础设施之上,可以有很多应用,也可以产生很多新的技术和新的商业形态。”也正因如此,“5G、AI和云”等技术被认为是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字技术在不断提升,但同时,外界也开始为是否会产生“数字鸿沟”的问题而感到担忧。对此,全国人大常委、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会长江小涓表示,“数字鸿沟”的产生源于并非所有人都能触及网络并把自己呈现出来。她认为,在近几年来,中国政府在建设基础设施、尽可能让贫困地区和低能力的人触网上网方面颇见成效。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21-2025年)》明确提出,坚持智慧推进的基本原则,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拓展所有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空间。行动计划提出,弥合城乡数字鸿沟,统筹推进智慧城市与数字乡村建设,促进城乡信息化融合发展,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等。
除了从法规方面弥合数字鸿沟,中国还从基建方面着手。截至2021年11月,中国已经建成了139.6万个5G基站,5G终端用户达到4.97亿户,占全球80%以上。另外,“5G+工业互联网”在建项目超过1800个。
另一边,人工智能领域也迎来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人工智能发展深度观察”报告称,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约1565亿美元,增长12%。其中,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大约3100亿元,同比增长15%。
基建技术的日益完备,也让数字经济有了更多的可能性。荣耀终端有限公司董事长万飚在会上称,“基于人工智能、5G、大数据来构建万物可感知、万物可互联和万物可智慧的智慧生态,如果被垂直地应用在了各行各业,它就会带来巨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数字经济潜力巨大
可以预见的是,数字经济的发展将为生活的多个方面带来变革。
江小涓认为数字经济将提供三种重要能力:“首先,是海量的链接,使所有人都可以把自己很低成本地放到市场上展现;其次,是智能匹配,为百万、千万甚至亿计的双方进行有益的匹配;第三,是塑造信用,数字技术可以塑造每一个人的个性化的信用,并且呈现出来。”
为了更具体地说明数字经济应用的成效,江小涓还举了两个例子,分别是教育水平较低的年轻人通过网络成功匹配到合适的工作,以及在2018年至2021年,有3亿网友在阿里巴巴平台从832个脱贫县购买了2700亿的商品。“放在以前,对接这种需求是很复杂的过程,而且中间的消耗、中间的成本是很高的。”她补充说。
实际上,数字经济的应用范围已经辐射至海外。新西兰贸易和出口增长部长兼农业部长达米恩·奥康纳在研讨会上透露,目前新西兰的传统出口商已经在业务当中广泛地使用电商,有超过700个新西兰的品牌向天猫这样的数字化市场销售。
对此,达米恩·奥康纳感触颇深,“对于新西兰这样远离主要市场的小贸易国家,数字化能帮助我们克服在距离和规模方面的挑战。同时,数字化也可以使得中小企业更有利地在大的市场上竞争,可以减少它们的贸易成本。”
数字经济的重要性越发凸显,而它也正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钱堃也在会上分享了一组数据,预计到2035年,全球数字经济的规模将达到13万亿美元,会带动2200万人口就业,而在中国这个数字是1.5万亿美元,会带动1300万人口的就业。“这个规模是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也非常大。”钱堃说道。
数字经济的下一站——元宇宙
进入2022年,元宇宙的概念持续火热。有分析认为,元宇宙有可能是下一代互联网,是数字经济的下一个高地。但也有看法认为,元宇宙或会成为虚拟经济的泡沫。
对此,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杜兰认为,短期来看,元宇宙是机会和泡沫并存,“比如疫情催生了元宇宙远程办公场景和远程教育场景,像游戏社交是元宇宙的一个场景。”但同时她也表示,鉴于元宇宙的应用和开发门槛非常高,因此就目前而言,元宇宙还处在萌芽的阶段。
英伟达全球副总裁、亚太区专业可视化计算总经理沈威也持相近的观点。与此同时,他十分认可元宇宙的未来的前景,“元宇宙是整合多种新技术而产生的新型虚拟相融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将塑造现实与虚拟世界的全新互动方式,蕴含着社交、生活、游戏办公等场景变革的巨大机遇。”
元宇宙离我们有多远?研讨会上抛出的这个问题,引起一阵热烈讨论。尽管目前元宇宙的技术还不成熟,但业界不乏对元宇宙应用的构想。
其中,特别引发关注的是元宇宙为人类福祉服务的应用。华为云人工智能领域首席科学家、IEEE FELLOW 田奇则举例称,一方面,元宇宙可以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沉浸式体验,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元宇宙可应用在医疗领域,提供在线虚拟问诊或智能分诊技术上。因此田奇认为,元宇宙技术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游戏或娱乐行业,应该拓展到民生或公益服务上。
身处数字化时代,经济与社会或将面临全面的数字化转型。而元宇宙作为互联网的又一风口,自然被赋予更多的想象。
杜兰也在会上分析了中国当前发展元宇宙的优势和劣势,“中国有很好的大数据基础,在人口的基数和技术的发展方面都具备优势。另外,硬件制造的产业链发达,还兼具政策上的优势。但目前,我们在芯片、操作系统、渲染、光学显示有很多领域和技术与国外还存在差距。”
各界对元宇宙的认识不一,但共识是,元宇宙将成为继移动互联网之后的又一种全新的互联网形态,并在多个方面为未来数字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何柳颖,胡慧茵)
(责任编辑:综合)
-
解码上海券商培训情况!人均花费超600元,超三分之一用于这两项学习支出
一贯将人才视为最重要资本的证券公司,每年在员工培训方面投入几何?日前,上海市证券同业公会发布《2022年上海证券从业人员培训现状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揭开了券商从业人员培训投入的冰山一角。报告 ...[详细]
-
9月20日,界面新闻获悉,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安宏资本宣布,已从生活方式餐饮集团Wagas创始人手中收购60%的股权。Wagas创始人将继续管理集团日常工作。该交易的财务条款未披露。安宏资本表示,Waga ...[详细]
-
华厦眼科上市获批 A股聚齐前4大民营眼科 爱尔之后谁能更胜一筹?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科创板日报》9月20日讯记者 朱洁琰) 近日,中国证监会官网信息显示,从2016年启动上市辅导至今,历时近5年,华厦眼科上市最终顺利获批。自“ ...[详细]
-
据@中国天气 消息,截至9月19日,江西全省持续重度及以上气象干旱,95.7%的县市、区)达到特重气象干旱。预计9月下旬江西仍将以晴天到多云天气为主,绝大部地区仍无降水,气象干旱将持续加重。据江西气象 ...[详细]
-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王雨晨)9月1日,“科创中国”第五届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大会在北京正式举办,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原主席肖钢在会上以《大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为主题做主旨演讲,他指出,用数 ...[详细]
-
工银瑞信评8月财政收支数据:8月财政收入由负转正,支出压力放缓
8月财政收入由负转正,支出压力放缓——8月财政收支数据点评8月公共财政收入增速较7月有所反弹,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同比增长9.5%,较7月的2.1%上升7.4个百分点,8月公共财政收入按自然口径计算同比 ...[详细]
-
中信证券:医美严监管常态化,预计医美上游受影响相对较小,下游规范化的直营医美龙头有望受益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医美|激浊扬清,新阶段监管或更全面与深入来源:文丨徐晓芳 杜一帆 陈竹 沈睦钧2022/9/19,医美板块相关个股单日深幅下跌,或与高估值、局部 ...[详细]
-
受损股民可至新浪股民维权平台发起维权:http://wq.finance.sina.com.cn/ 微博关注@新浪证券、微信关注新浪券商基金、百度搜索新浪股民维权、访问新浪财经客户端、新浪财经首页都能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11月20日晚间,603719.SH)公布了一份来自高瓴的减持公告。珠海高瓴天达投资中心有限合伙)、HHLPPZHK)HoldingsLimit ...[详细]
-
只怪美元涨太猛!苹果宣布多国App Store将涨价 中国区未作调整
财联社9月20日讯编辑 潇湘)强势美元对于全球经济和消费者日常生活的影响,似乎正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体现,最新的案例就发生在多国用户APP应用的售价上……苹果公司周一宣布,最早于2022年10月5日起 ...[详细]